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8 21:16: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土壤学(soil science) 课程代码:23401005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50/3(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10学时)

需预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地质地貌学等课程 适用专业: 适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教学。 课程简介

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必修课,属于学科基础课。土壤学是论述土壤对生物(特别是植物)及其环境影响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课程全面介绍土壤的基本构成,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土壤的形成过程、演变和肥力特征,土壤与植物生长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必修课程。土壤学作为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广泛服务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保护等。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认识和掌握土壤的基本物质构成(有机质和矿物质)、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认识和掌握土壤的形成因素、形成过程、土壤分类方法和分布规律。掌握土壤的结构性、耕性和肥力性质以及土壤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了解和掌握土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土壤与水圈、与岩石圈、与大气圈、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掌握土壤的科学管理和利用,如土壤质地改良、结构改良,耕性改良、水气热调控措等。

1.理论、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必须掌握土壤的基本概念、特性,能够灵活运用土壤学基本知识进行分析与解决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中遇到的土壤学方面的科学问题。土壤基本物质构成(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基本性质(物理性质-水、气、热,化学性质-酸碱性、离子交换性质、胶体性质,生物学性质—有机质转化、氮转化,物理机械性—耕性);土壤肥力因素和养分性质(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土壤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分类方法和分布规律;土壤的改良和管理利用。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利用土壤学知识去解决农、林业生产中的土壤问题,进一步利用、控制和改造土壤,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服务。具备掌握土壤基本性质,进行土壤改良和合理利用;进行土壤野外调查和分类;开展土壤的评价和开发利用;掌握土壤基本性质的分析技术;明确土壤作为材料的深度开发及在环境中的功能开发;确立农业土壤的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的思维。

3.达成目标:本课程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协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要求全面认识和了解土壤性质和功能;科学利用土壤的素质;科学管理和保护土壤的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 土壤在人类农业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土壤的概念及其物质组成;

3. 土壤学科学发展简史;土壤科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 教学要求:

掌握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的物质组成,理解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

了解认识土壤学课程的特点、内容及任务。 本章重点、难点: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 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

1. 矿物质土粒,包括土粒的分级、组成、性质及基本性状等;

2. 土壤质地,包括土壤质地的概念、分类制度、不同土壤质地的生产性状和改良方法。 教学要求:

1. 掌握土壤质地的概念、不同土壤质地的生产性状;

2. 理解土壤质地的不同分类制度、不同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土壤质地的概念、不同土壤质地的生产性状。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讲课6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来源及其组成;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2.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和性质;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3.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途径和措施。 教学要求:

1. 掌握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腐殖质的概念,了解不同地带土壤有机质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有机质的来源和组成,包括化学组成和化合物组成;

2. 掌握有机质(包括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和产物3.掌握土壤腐殖质的组分和性质;

3. 掌握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农作物产量、品质以及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影响; 4. 了解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原则和途径。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腐殖质的概念,土壤腐殖质的组分和性质,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农作物产量、品质以及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影响,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原则和途径;

难点:有机质(包括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和产物。 第四章 土壤生物(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 土壤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重点讲解土壤动物种类及它们在土壤中的作用; 2. 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其功能;

3. 土壤微生物对动植物残体的消化分解作用,以及在有机质形成、养分循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促进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教学要求:

1. 掌握土壤动物种类及它们在土壤中的作用; 2. 掌握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其功能;

3. 掌握土壤微生物对动植物残体的消化分解作用,以及在有机质形成、养分循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促进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土壤动物种类及它们在土壤中的作用,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其功能,土壤微生物对动植物残体的消化分解作用;

难点:在有机质形成、养分循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促进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第五章 土壤水分(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 土壤水的类型及性质;

2. 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和土壤水分测定; 3. 土壤水的能态; 4. 土壤水分运动; 5. 土壤水分平衡; 6. 土壤水有效性。 教学要求:

了解土壤水能态的含义,土水势及分势的物理意义及产生条件、影响因素及应用范围, 了解土水势与土壤水吸力的概念和主要区别。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说明什么问题及影响因素,熟悉测定水分能态的方法。掌握土壤液态水和气态水的运动,掌握土壤水平衡的表达式,各项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影响土壤水分平衡的主要因素。掌握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有效水、最大有效水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说明什么问题及影响因素,熟悉测定水分能态的方法; 难点:土壤水能态的含义,土水势及分势的物理意义。 第六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讲课2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 土壤空气状况; 2. 土壤热量状况。 教学要求:

了解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与大气的差异以及产生的原因。掌握土壤空气运动的方式以及调节土壤空气状况的农业措施。了解土壤热量的来源,掌握土壤的热性质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掌握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和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了解调节土壤温度状况的农业措施。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土壤空气运动的方式以及调节土壤空气状况的农业措施; 难点:土壤的热性质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第七章 土壤养分(讲课6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 土壤中的氮素; 2. 土壤中的磷素; 3. 土壤中的钾素。 教学要求:

了解土壤氮素的来源、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土壤氮素各形态相互转化之间关系和条件。重点掌握土壤氮素的挥发、化学分解、反硝化、淋失的损失过程及影响因素。一般了解土壤中磷素的来源、含量及影响因素。重点掌握磷在土壤中容易发生“化学固定”的过程、机理以及与土壤pH的关系。重点掌握矿物态钾、缓效钾、速效钾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缓效钾发生的条件和机理。 本章重点、难点:土壤氮素各形态相互转化之间关系和条件。土壤氮素的挥发、化学分解、反硝化、淋失的损失过程及影响因素。

第八章 土壤的物理性质(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 土壤的空隙状况; 2. 土壤的结构性; 3. 土壤的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