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4:03: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应该如何快速掌握知识点,灵活运用物理公式呢?学霸1对1小编整理出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高三生轻松应对一轮复习。

1、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1) (2) (3) (4) (5)

2、解决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1)

选取最佳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时可采取“先整体,统一单位,求出答案.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建立坐标系,正交分解力. 采用隔离体法,正确受力分析. 通过认真审题,确定研究对象.

后隔离”或“分别隔离”等方法.一般当各部分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时,可当作整体研究,当各部分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相同时,要分别隔离研究. (2)

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

方程式,求出答案.

3、解决临界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1)

要详细分析物理过程,根据条件变化或随着过程进行引起

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变化,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 (2)

在某些物理过程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用极限分析的方法可

以尽快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

易错现象: (1)

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用拉力F直接拉物体与

用一重力为F的物体拉该物体所产生的加速度是一样的。

(2)在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支持力等于重力。

(3)在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两物体要产生相对滑动拉力必须克服它们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基本解题思路是:

①根据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②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求解相关的速度、位移等. (2)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断或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基

本解题思路是:

①根据运动情况,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 (3)

①运用牛顿定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要善于画出物体受力图和运动草图.不论是哪类问题,都应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通过加速度这座桥梁联系起来的这一关键.

注意点:

②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情况发生变化,要分段进行分析,每一段根据其初速度和合外力来确定其运动情况;某一个力变化后,有时会影响其他力,如弹力变化后,滑动摩擦力也随之变化.

2、关于超重和失重:

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现象.对其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即不取决于速度方向,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 (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 易错现象:

(1)当外力发生变化时,若引起两物体间的弹力变化,则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变化,往往有些同学解题时仍误认为滑

动摩擦力不变。

(2)些同学在解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不认真审清题意,不注意题目条件的变化,不能正确分析物理过程,导致解题错误。 (3)些同学对超重、失重的概念理解不清,误认为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啦,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