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19:41: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北师大版】2018学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总复习

第一课时 数与代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10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具有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及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难点:培养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咱们回过头来进行

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与代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想一想,在“数与代数”这一小板块中,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1

【北师大版】2018学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1题。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生的竖式计算方法。

在引导学生编故事时,可以适当提醒学生一些情况,如上下车问题等。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引导学生合理地编故事。也可以出示“我选36-8+19编了一个故事:有36只小鸡在草地上玩,跑了8只,又来了19只,现在草地上有多少只小鸡?”让学生模仿编故事。

我们学习了加减运算后,还学习了哪些关于数与代数的知识? 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1)教材第97页第4题。

你们还记得乘法口诀吗?我们先来做对口令的练习好吗? 师生对口令,复习乘法口诀。

你觉得哪句口诀不好记?如果某句乘法口诀忘了怎么办? (2)教材第97页第2题,

你们理解乘法的含义了吗?知道除法的意义了吗?现在请大家结合具体的题目来说说你对乘法含义及除法意义的理解。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2题。 师:你能举例说明并解答吗?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并引导学生适时评价,总结归纳。 (3)教材第97页第5题。 师:能举例说一说“3倍”的意思吗。 (4)教材第97页第3题。

2

【北师大版】2018学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师:你能运用你所学的这些知识点解决问题吗?试试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3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师:除了上面的两类运算之外,我们在“数与代数”部分还学习了“购物”的有关知识。

(1)师:咱们先一起来解决“买早餐”的问题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6题。

师:仔细看图,说一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师:肉饼的价格是油条的几倍?画一画,说一说。 师:想一想2×3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付钱的小游戏吧,看你学会购物没有。 师:首先说说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师:怎样拿出12元8角呢?

学生只要能取出12元8角就要给予肯定。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做游戏,一个人说钱数,其余人说付钱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数与代数”部分的知识点,促使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点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数与代数”是我们数学课的主角,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了数的计算和应用计算解决问题,是今后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单纯的重复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并进行自我总结,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体验探究的成功与乐趣。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中力求体现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如引导学生自己说涉及的知识点,讲述解决问题的思路等。复习计算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多安排一些练习题。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而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抓住这次重要的机会,都能有所提高。

3

【北师大版】2018学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总复习

第二课时 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103页。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测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1米=100厘米。 能够沿着一条线剪出完全重合的图形。 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探究新知

4

【北师大版】2018学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1. 教材第98页第1题。 师: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师: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米?

师:关于“厘米”和“米”,你还知道什么呢? 1米=100厘米。

2. 教材第98页第2题。

师:说一说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物体的另一端到尺子的什么刻度,读出来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你能说出下面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2题。

最上面的铅笔长5厘米,中间的一支长4厘米,最下面的回形针长2厘米。 3. 教材第98页第3题。

师:说一说在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对长度进行估计。 我可以把要估计的物品的长度与1厘米或1米比一比。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咱们这学期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测量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