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纯砖混和底框结构设计心得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5:10: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纯砖混和底框结构设计

1.1 砖混总体信息的合理选取 1.1.1 结构计算总层数

设置包含框架平面和砖混平面的结构计算平面总层数,结构计算平面可以是包含承台上拉接地梁的基础层、地下室平面层、上部结构平面层和天面结构层,结构层号从1开始到结构计算总层数。最后生成的结构施工图是按建筑层编号,在平法和梁柱表版的配筋系统中,可在“主菜单枛参数控制信息枛施工图控制”中设置建筑二层对应结构录入的第几层来实现结构层号到建筑层号的自动转化。 1.1.2 绘图窗口X向和Y向最大尺寸。

绘图窗口总体坐标的原点在窗口的左下角,根据所设置的X和Y向最大尺寸CAD可自动控制绘图窗口的大小,输入轴网时,使整个轴网系统离绘图窗口的左边和下边保持一定距离。当结构平面比较小时,X和Y向最大尺寸可设小一些,使右上角的空白减小;当结构平面比较大,超出当前绘图窗口,X和Y向最大尺寸可设大一些,使结构平面缩进绘图窗口。此种情况在第一标准层并且还没有输入第二标准层平面数据时,点按按钮窗口的“显示全图”,录入系统自动调整使结构平面在绘图窗口正中,且周边留有一定空白,所以工程师一般不用设置这两参数。 1.1.3 结构形式

=0则所有结构平面为框架、框剪或剪力墙结构平面,=1则所有结构平面为砖混平面,=2则底下为框架结构平面,上面为砖混平面。 1.1.4 抗震烈度

取6、7、8或9,只影响砖混平面的抗震验算,对底框结构平面,必须在相对应的结构分析程序的总体信息中设置抗震烈度。 1.1.5 楼面刚度类别

刚性:1;刚柔性:2;柔性:3 1.1.6 墙体自重

为砌块自重,若考虑抹灰的重量可增加自重数值。

1.1.7 砌体材料(1:砖;2:砼小;3:砼中;4:煤灰)

根据砌体所用材料,分别选择砖及空心砖、砼小型空心砌块、砼中型空心砌块、粉煤灰中型空心砌块等。计算时区别在于他们的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 1.1.8 构造柱是否参与工作(是:1;否:0)

当选择1时,将按《广厦建筑结构CAD系统说明书》附录七第9条根据砼构造柱截面积求出墙段的折算截面积来计算承载力,此时结构应隔开间或每开间设置构造柱;当选择0时,将不考虑构造柱实际截面积,而只根据构造柱数量来考虑承载力是否提高10%。 1.1.9 底层框架层数

当结构形式为2(即底框)时,输入底框层数,层数可大于一,当此设置超规范时,CAD结果只起参考作用。

1.1.10 悬臂梁导荷至旁边砖墙上比例和悬臂梁导荷至构造柱上比例。 砖混平面所有的梁都作为次梁输入,悬臂次梁上的荷载由构造柱、悬臂梁两边砖墙和与悬臂梁同方向的砖墙三方按设定的比例承担,工程师根据经验设定。 1.1.11 考虑墙梁作用上部荷载折减系数

分为无洞口墙梁折减系数和有洞口墙梁折减系数。 当输入的墙梁荷载折减系数小于1.0时,软件在导荷时,将对上部砖墙传递给框架梁的均布恒载和活荷载乘以该折减系数,折减掉的均布荷载将按集中荷载作用在两端柱子上。当梁上墙体无洞口时,按无洞口墙梁折减系数折减;当梁上墙体有一个洞口时,按有洞口墙梁折减系数折减;当梁上墙体洞口大于等于2个时,荷载不折减。

1.1.12 采用水泥砂浆(采用:1;不采用:0)

各类砌体,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为0.85,抗剪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为0.75,但对粉煤灰中型实心砌块抗剪强度调整系数为0.5。 1.1.13 底框计算程序

广厦采用所指定的空间分析程序计算底框部分的内力和配筋,砖混平面竖向恒活载自动导荷到底框顶部构件上。

1.2 计算模型的合理简化 1.2.1 砖混平面的标准层划分

砖混平面每一结构层的抗震验算、受压验算、轴力和剪力都不同,所以CAD要求录入时每一砖混平面必须划分为一个标准层,框架部分只要求平面布置和荷载一样的就可划分同一标准层。 1.2.2 砖混平面悬臂梁的输入

砖混平面所有的梁都作为次梁输入,悬臂次梁有两种输入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采用“建悬臂梁”按钮利用同方向的次梁向外延伸,第二种方法是采用“距离次梁”,利用与悬臂次梁垂直的砖墙往一侧方向挑出悬臂次梁,当单跨悬臂时常采用第二种方法,计算时按单跨悬臂次梁计算,对于伸入部分的构造做法请工程师在梁通用图中加以统一说明即可。 1.2.3 砖混基础的处理

砖混基础一般采用条基,材料可以是毛石和混凝土等,根据广厦楼板次梁砖混计算中显示的底层大片墙体平均轴力(蓝色数据)人工计算基础大小,光盘中DWG子目录下提供毛石基础的剖面大样提供给工程师参考使用。 1.2.4 内框结构的模型简化

一般内框结构的抗震由砖墙承担,梁与柱主要承担竖向荷载的作用,可考虑把内框结构平面简化成砖混平面,梁作为次梁在CAD中按连续次梁自动计算其内力和配筋,并且考虑活

-------------------------------------------------------------------------------------------- 2 SS设计

2.1 SS总体信息的合理选取 2.1.1 结构计算总层数

设置包含框架平面和砖混平面的结构计算平面总层数,结构计算平面可以是包含承台上拉接地梁的基础层、地下室平面层、上部结构平面层和天面结构层,结构层号从1开始到结构计算总层数。最后生成的结构施工图是按建筑层编号,在平

法和梁柱表版的配筋系统中,可在“主菜单枛参数控制信息枛施工图控制”中设置建筑二层对应结构录入的第几层来实现结构层号到建筑层号的自动转化。 2.1.2 绘图窗口X向和Y向最大尺寸。

绘图窗口总体坐标的原点在窗口的左下角,根据所设置的X和Y向最大尺寸CAD可自动控制绘图窗口的大小,输入轴网时,使整个轴网系统离绘图窗口的左边和下边保持一定距离。当结构平面比较小时,X和Y向最大尺寸可设小一些,使右上角的空白减小;当结构平面比较大,超出当前绘图窗口,X和Y向最大尺寸可设大一些,使结构平面缩进绘图窗口。此种情况在第一标准层并且还没有输入第二标准层平面数据时,点按按钮窗口的“显示全图”,录入系统自动调整使结构平面在绘图窗口正中,且周边留有一定空白,所以工程师一般不用设置这两参数。 2.1.3 X和Y向地震荷载作用(考虑:1;不考虑:0)

SS在地震力计算中,采用考虑扭转影响的层模型侧向刚度来进行地震分析,没有考虑耦联。在非抗震区不考虑地震作用,此时工程师检查框架抗震等级是否设为4级,在生成施工图时构造要求受抗震等级控制。 2.1.4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0.55-1.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主要是指那些两端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由于梁两端所在的点刚度往往很大,连梁得到的内力相应就会很大,所以很可能出现超筋。根据以往的实验依据,在连梁进入塑性状态后,允许其卸载给剪力墙,而剪力墙的承载力往往较高,因此这样的内力重分布是允许的,取0.55--1.0。 2.1.5 梁刚度增大系数(1.0-2.0)

主要考虑现浇板对梁的作用,楼板和梁一起按照T形截面梁工作,而计算时梁截面取矩形,因此可以考虑梁的刚度放大,预制楼板结构,板柱体系的等代梁结构该系数不能放大,该系数对连梁不起作用。 2.1.6 梁弯矩增大系数(1.0-1.3)

空间分析难以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分布,当活荷载的影响较大时,为了弥补主梁跨中和支座弯矩偏小而设该放大系数,一般工程取1.2。 2.1.7 梁扭矩折减系数(0.4-1.0)

考虑楼板对主梁的约束作用,在计算配筋时,无条件对梁的组合扭矩进行折减,一般取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