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8:58: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网址:www.irinbank.com

2016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数字出版的趋势已成为共识,在互联网思维对整个产业大环境进行颠覆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企业都在努力奔跑,而奔跑的确切方向却并不明朗。没有人愿意成为先烈,那么借助第三方大脑站在整个行业的高度,深入研究局势则十分必要。本报告将通过对数字出版行业整个生态系统的剖析,深入借助商业模式画布九式模型,辅以大量典型案例,为企业展现一幅数字出版业商业模式设计的全景图,引导您的企业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正确的模式架构,实现更高的企业价值。

一、中国传统出版企业转型为什么如此艰难

1、传统出版行业市场饱和度与增长瓶颈 传统出版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09-2014年,我国传统出版行业营业收入逐年上升,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速度逐年下降。根据2015年7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4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包括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9967.1亿元,较2013年增加1720.7亿元,增长9.4%;剔除数字出版营业收入,传统出版行业营业收入为16579.4亿元,同比增长5.6%。不包括数字出版的资产总额为18726.7亿元,增长8.8%;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为9543.6亿元,增长5.8%。

传统出版行业主要业务的利润贡献分析

传统出版行业主要业务为图书出版、期刊出版和报纸出版。2010-2014年,图书出版利润总额占比最大,其中2009-2010年,图书出版利润总额占比出现下降,2010-2014年图书利润总额占比逐年上升;期刊利润总额占比在三者中最小,但2009-2014年,期刊利润总额占比在波动中上升;报纸利润总额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

具体来看,2014年图书出版实现利润总额117.1亿元,同比减少1.3%;期刊出版实现利润总额27.1亿元,同比减少5.4%;报纸出版实现利润总额76.4亿元,同比减少12.8%。

传统出版行业市场容量与增长潜力分析

总体来看,传统图书市场增长缓慢,但还有持续增长空间,竞争和洗牌会趋向剧烈。据统计,2014年,全国图书出版与上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0.9%(初版减少0.04%,重版、重印增长2.2%),总印数减少1.5%,总印张减少1.2%,定价总金额增长5.8%。这些数据近年来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表明出版业已经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随着国内受教育人群的增长和民众对于文化知识消费需求的提高,传统图书市场仍然会有持续的增长;另外,在图书零售市场上,图书购买需求也依靠内容供给拉动,一些热点话题带动的超级畅销书会极大刺激图书消费量的扩容。由此带来的是出版单位竞争不断加剧,具有强大内容提供能力的出版单位将会占据优势。

网址:www.irinbank.com

传统出版行业的市场饱和度与发展瓶颈

中国出版业是古老而又年轻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逐步改变了原来国有事业单位的体制格局,开始了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的进程,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中国出版业进入集团化发展和运作的阶段,大批出版、发行集团纷纷组建,不少集团还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出版企业的经济规模和实力有所增长,走出去拓展海外业务也有一定突破。经过多年的发展,到目前可以预计传统出版市场增长潜力有限,市场规模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扩容,行业市场相对饱和。

然而与此同时,中国出版业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和读者个性化需求的提高,中国传统出版业在经过了黄金期的发展后,进入了增速放缓的深度调整期,面临着内外交困的新局面。

2、中国出版行业面临的新环境形势 国民综合阅读率分析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09-2015年,我国成年(18-70周岁)国民图书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波动变化。2009-2010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上升5.1个百分点;2010-2011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基本持平;2011-2012年下降1.3个百分点;2012-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逐年上升。截至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79.6%,较2014年增长了1.0个百分点。

国民阅读消费需求分析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全年人均图书、电子书阅读量较2014年有所上升,报纸、期刊全年人均阅读量较2014年有所下降。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年均阅读图书4.58本,较上一年增加0.02本;阅读电子书3.26本,较上一年增加0.04本;阅读报纸54.76份,较上一年减少10.27份;阅读期刊4.91份,较上一年减少1.16份。

3.中国传统出版行业变革之际 中国传统出版行业数字化的必然趋势

当前,数字化浪潮所带来的产业融合日益加剧,出版、传媒、网络、电子、电信等行业的边界被渐次打破,内容行业逐渐被纳入更为宏观的服务业范畴,并不断产生更加创新的商业模式。传统出版,正处在与数字出版相互结合、相互交叉和相互促进的转型期。

在国内,近两年数字出版产业总体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各个领域表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数字出版产值屡创新高,内容产业获得较快增长,数字化阅读队伍不断扩大,数字产品消费增长迅速。

网址:www.irinbank.com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未来竞争的制高点。面对新媒介的冲击,传统出版业在思想观念、内容形式、经营模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明显准备不足。

中国数字出版业的摧枯拉朽之势

201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为3387.7亿元,比2013年增长33.36%,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3年的13.9%提升至17.1%。

二、中国数字出版行业价值链上的密码

1、数字出版行业价值链解构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关系统揽

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链目前已经形成完整的上下游结构,由著作权人——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平台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硬件生产商——渠道商——用户等环节组成,具体分析,可将其分成产业链上游,产业链中游,产业链下游三个部分。

数字出版的内容提供商分析

数字出版的内容提供商主要有传统出版单位、手机内容提供商和服务商以及游戏开发商以及红袖添香、榕树下、起点中文等原创文学网站构成。

2、数字出版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数字出版业的盈利模式

数字出版产业链是多维的,比传统出版的线性链状复杂的多,不同的数字出版业务产业链形态无法复制,内容提供商、平台服务商、网络运营商、硬件生产商、数字发行商等角色作为核心力量参与数字出版,市场的重复化、非良性竞争形成一条亟需整合的产业链,也演绎出种类多样的盈利模式。

三、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市场培育与拓展策略

1、数字图书出版市场规模与开拓策略分析 数字图书出版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预测

从2014年上半年图书市场码洋份额数据来看,图书出版的类别格局同前一年同期大体相同,教育类仍以26.43%的码洋份额处于领先位置。同时,在教育类的下属类别中,文化教育类图书市场份额的占有率最高,为19.99%,其次为语言文字类图书,为6.44%;社科类以21.58%的码洋份额位列第二,在其下属类别中,由市场份额占有率的高低进行排序,依次为政治类、哲学类、工商管理类以及历史地理类,分别占整体市场份额的5.21%至3.61不等。

2、互联网期刊出版市场规模与开拓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