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茅山后佛见喜梨简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01: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茅山后佛见喜梨

茅山后佛见喜梨概况

茅山后村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佛见喜梨已有6个年头。自2008年开始,平谷区果品办公室(果办)将茅山后村作为发展佛见喜梨的基地,大力支持茅山后村果农发展佛见喜梨,开始为果农提供佛见喜梨优质接穗,老树换头嫁接近100亩。2009年茅山后村委会为果农提供佛见喜梨树苗近10000棵,种植近100亩地。近几年,果办,金海湖镇人民政府,及茅山后村委会,不断为梨农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使得佛见喜梨管理组织化提高,并于2012年在茅山后村成立北京元宝山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2014年开始着手成立北京平谷区茅山后梨产销协会,这一系列措施使得佛见喜梨这一濒危品种得到挽救性保护,在茅山后村“老树开了新花”。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茅山后村佛见喜梨

1.茅山后村基本概况

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茅山后村位于平谷区和镇域东北部。西南距平谷城区18.5公里,距镇政府驻地4.1公里,据北京市著名旅游景点金海湖3公里。村东有路与胡(庄)陡(子峪)公路相接,昌(昌平)金(金海湖)路从村南过境,交通方便。茅山后村域面积1.84平方公里,66户,211人,皆为汉族。聚落呈散列状,海拔197米

2.茅山后村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佛见喜梨

特定的自然条件造就一方特产,茅山后村的独特自然条件造就了佛见喜梨。茅山后村邻村也有种植佛见喜梨树或者直接从茅山后村移

1

茅山后佛见喜梨

走的佛见喜梨树,可是结出的果口感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有三。第一,地形独特形成村内小气候。茅山后村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地势低,为入村路口,村域内形如“葫芦”,南窄北宽,入口窄内部宽,形成区域小气候,昼夜温差大,使得果品糖分积累,佛见喜梨口感香甜。第二,坡地分布广不会出现内涝现象。平地和坡地相比较,平地地势低,夏天雨水多时出现内涝现象,旱地变成水浇地,果品的口感就大大折扣。而坡地就优势明显,茅山后村土地几乎全部为山地及林地,坡度明显,夏天雨水多时可以顺坡排出,完全不会出现内涝现象,口感则要大大提升,而村内坡顶处几乎都设有水窖,旱时可以随时浇树,受自然条件制约因素降低。第三,土壤独特红粘土及火石子分布。茅山后村土壤大部分为红粘土加火石子,据平谷区果办工程师史河奎同志实验研究表明,红粘土加火石子土壤富含钾元素,使得佛见喜梨口感极佳。钾元素作为农作物必需元素之一,能够使作物抗逆性强,根系发达,并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增强口感,也能增强果品耐储藏性。另外,茅山后村农业土专家王玉杰送到果办检测茅山后村红粘土有机质含量达2.1(普通土壤一般为0.5左右),这些原因造就了茅山后村佛见喜梨独特的口感。

二、茅山后村和谐团结促进佛见喜梨产业发展

1.茅山后村两委班子和谐稳定是发展佛见喜梨产业的基础 茅山后村两委班子成员共计4名,党支部书记李宝江同志任职近20年,村委会主任唐路同志连续三届当选,赵书萍同志及马秋江同志任专职委员都超过10年,两委班子成员关系和谐,村内稳定,并

2

茅山后佛见喜梨

多次被上级领导机关评为五好党支部,产业红旗村。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带领村民发展佛见喜梨事业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4名成员均规模种植佛见喜梨树,做好了茅山后佛见喜梨的产业带头人。

2.茅山后村村民支持佛见喜梨产业发展是关键

茅山后村佛见喜梨发展为“果农+村委会+专业合作社”的模式,果农是其重中之重。果农通过发展佛见喜梨收入提高是支持佛见喜梨产业发展的原因。以茅山后村梨农殷长林同志为例,说明这个问题。其四年来发展佛见喜梨收入数据是这样的,第一年佛见喜梨收入为1200元,第二年为7000元,第三年为12000元,第四年为40000元,并且其第四年的佛见喜梨收入为其年收入的7成,明年以殷长林等人为代表的农户还要扩大佛见喜梨种植面积。所以,只有果农收入提高了,才会真正支持佛见喜梨事业发展,只有支持佛见喜梨产业发展,果农收入才会增高。

3.茅山后村梨农管理技术到位是发展佛见喜梨产业的条件 2011年茅山后村果农王玉杰同志被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评为北京市优秀林果乡土专家,其带领茅山后村果农学习先进的梨树管理技术,逐渐培养出殷长林、唐有为、曹效,唐路等多名实践型佛见喜梨管理“土专家”。并制定出佛见喜梨管理标准,如疏花留边花,疏果距离为20cm,地下条沟施肥管理等。茅山后村果农在管理佛见喜梨过程当中,每天都有佛见喜梨管理日记,根据当年的收成情况指导下一年佛见喜梨管理,循环往复,佛见喜梨管理技术及经验就会越来越成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