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3 11:40: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各美其美,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作者:马群

来源:《华人时刊·校长》2015年第11期

松陵古镇、江南水乡,面对现代化高楼的拔地而起,自持那份沉静从容,以包容的姿态接受现代化的大军。城隍庙前的黄幔和新建的高楼相互交融为水乡带来了另一种可能性。因着这悠久的历史和现代化的融合,坐落于此的百年老校吴江八坼小学散发着不寻常的味道。 刚刚走近校园,学校围墙上的12幅栩栩如生的不锈钢剪纸作品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便是由99岁高龄的著名书法家瓦翁题写的校训“尚美”石刻。地面上那些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大理石铺就的图案,透着一种灵动,一种活泼,一种意境。教室长廊里悬挂着艺术大家的作品以及学生自己的“大作”,整个校园弥漫着艺术之家的不羁与大气。画家保罗的线条感、梵高的浪漫与忧郁、毕加索的分割主义都在这里萌芽,孩子们和毕加索一样渴望剖析有形的世界,世人追究毕加索的眼中究竟看到了什么致使他画出这样的画,而作为记者,则想知道身为八坼小学校长的石炳荣心里如何思量,致使八坼小学如此与众不同,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了八坼小学。 薪火相传 再创辉煌

吴江八坼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学校便把艺术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级课题《苏南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与其它两校合作)、苏州市级课题《农村小学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以艺术特色为内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充分挖掘苏南农村民间艺术的瑰宝,构建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美术特色校本项目体系,设立了二十多个项目,形成了“班班有特色,人人都参与,个个能创造”的艺术氛围。

百年老校、薪火相传,文化传承的重任压肩,即便是一所村小,石炳荣也丝毫不敢懈怠。2010年石炳荣履职吴江八坼小学,深刻认识到传统艺术特色的重要性,遂将这一特色保留并加以发展,校门口镌刻着“尚美”二字的泰山石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迎来一任又一任的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长,石炳荣成了有心人,尚美二字刻在了他的心里,尚美文化、尚美教育又从他的心里发出了新枝,把艺术教育特色上升到尚美文化高度的征程便从此开始。

“尚”,是崇尚、追求、注重之意,“美”是“美在城北”的文化追求。尚美,旨在崇尚美、追求美、构建和谐美的价值取向。石炳荣校长解释道,尚美,分四个层次,一是发现美、二是欣赏美、三是追求美、四是创造美。学校旨在通过这样的理念去教会师生将尚美融入学习生活中。

在这一文化指导下,学校针对尚美课堂、尚美教学过程、尚美校园作了全新规划,提出了详细要求及评价机制,朝着尚美教育的方向稳步前进。目前学校稳固了以尚美为校训,以“文化育人、美化人生”为办学思想,以“各美其美,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为办学愿景,以艺术特色为内涵,构建“尚美”校园文化为办学特色,力争把学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秀、教学质量优良、学生习惯良好、学生品德高尚”的教育现代化学校,成为一所社会认可、家长满意、领导信任的特色学校。 华丽变身 “艺”气风发

初来八坼小学时,学校的硬件设施相当落后,“当时学校用的电灯还是拉绳式的,那已然是2010年了”,同行的曹校长对此记忆犹新,“果真是百年老校,连照明都如此古老”,记者打趣道,玩笑归玩笑,短短几年时间,吴江八坼小学从一所相对落后的村小变成如今这个“艺”气风发的校园令人惊叹。

万丈高楼,起于垒土,学校近似艺术景点似的环境不是哈利波特的魔法棒一挥而就的,无论回忆起来是多么轻描淡写,也不能抹去重建之初的艰辛。如何说服政府拨款、如何规划重建、如何将环境与办学特色相结合等是石炳荣再三思虑的。在说服政府拨款时,石炳荣更多的是靠他前瞻性的思想取得成功。曹校长对他的那番话记忆犹新,“现在旧的校舍修修补补,花费很多资金耽误很多时间,也不见得效果很好,倒不如一下子高起点、高规格,学校保证新建后五年之内不花钱,设计前沿一点,那么即便是十年之后再看学校也不落后,最简单的比喻,好比一条马路反复修,一而再、再而三的拓宽不仅耗时耗力,也造成交通不便,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规划,就省去中间很多的麻烦”,诚恳的建议、前瞻性的思想、智慧的沟通有了今天这个诗意的校园。

学校重建之初,石炳荣便为以后需要的管道、电线等所能想到的用处预留了地方,如今的八坼小学教学设施 已经达江苏省教育装备I类标准,有较为完善的安全监控报警系统、音响系统和网络系统,所有的班级都配备了电子白板,有计算机网络教室、舞蹈房、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音美劳技等专用教室,有宽敞明亮的食堂餐厅、体育馆、报告厅等设备,硬件环境已经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校园建设也与尚美理念融合,充分利用教室、连廊、橱窗、墙面等空白处,通过张贴一些美丽的图片、照片、书法作品、艺术作品以及名人名句等创设了尚美的校园氛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艺术氛围浓重的八坼小学在古老松陵镇的版图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吸引着大批艺术家来访,采访当日,适逢苏州大学教授、苏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大美术系主任徐海鸥教授带着学生来此写生,风尘仆仆的学者们来到此地不觉褪去疲惫,沉醉于学校的艺术氛围中。

师资建设 突飞猛进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有着多年教学管理经验的石炳荣深知这一点,但是刚到农村小学面对这一群质朴的老师,他们或有职业怠倦、或是专业技能跟不上,这让石炳荣压力倍增。如何提升这些教师的实力,让这所农村小学的软实力得以提高成了他的心头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带着学校的老师去苏州参加教育活动,城市里的老师们个个舌灿莲花,口若悬河,而自己所带的老师们则像是林黛玉初入贾府般的敏感,不敢开口,或是羞怯、或是怕人笑话,石炳荣校长默默的观察着、思考着,回校以后,他提出了全校教师会会前五分钟演讲这一要求,让老师们轮流在全校教师会前进行五分钟演讲,内容不加限制,可以是近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是对学校提的意见、也可以是教师个人的一些感悟等等,本学期起,青年教师人人作微讲座,用这样一个轻松的氛围为教师成长打开了一扇窗户。

学校事务繁杂,想要统一老师们的时间进行集中的学习讨论比较困难,组织间隔时间也相对较久,在这样的背景下,石炳荣和老师们商量出了微课题这一可实施性高的做法,微课题是各学科小组的一个小范围的学习,同一学科老师四五人便可成组,对该科目相关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效率较高、可行性更强,为老师的说写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梦想人人有,一年、两年都会坚持,久而久之,年龄增大,梦想还是遥遥无期,激情终究会在庸庸碌碌中被磨灭。每一个教师在选择这个职业的那一天都是带着雄伟的职业梦想而来的,石炳荣校长说道这一点时很有感触,似乎往事涌上心头。他梦想中的八坼小学不是一个磨灭教师激情和梦想的地方,为此他不断给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开设青年教师的成长论坛,如今教师论坛已有20几个,教师在论坛中互相交流、学习;此外鼓励教师勤于笔耕,积极投身科研,并从中挑选优秀作品帮助发表,为青年教师实现自己的梦想加油助威。石炳荣一直注重教师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拒绝培养思想巨人、行动矮子,问题即课题的思想在八坼小学深入人心,强调教学与教科相结合,不可只写文章不解决问题。

他的文化治人理念在八坼小学人尽皆知。他甚至不会随便单独叫老师来办公室谈话,怕他们担心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贴心至此老师们的幸福感已然爆棚。八坼的老师们也愿意跟校长交流,校长没注意到的或是教师们有什么新的观点都主动来找石炳荣校长,他都会一一认真处理;学校定期召开办公室主任会议,及时了解教师的想法,做到无隔阂,信息畅通;他坚信校长有个服务理念万事都好解决,“校长心中装着老师,校长工作好,老师心中装着学生,教学工作好”他如此说如此做。这样的工作机制下,他坦言道:“我出去一个月都不要紧,只要平时注重沟通就行,管理其实很简单,大家目标一致,为了学校,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