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二:自然界物质和能源的交换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8 2:14: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2012年高考真题汇编专题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源交换

一、单选题

1.(2012年高考广东卷) 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A. 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 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 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 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答案:B

2.(2012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 地球上的江河总是蜿蜒曲折,造成河流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A. 土壤条件 B. 植被条件 C. 气候条件 D. 地形条件 答案:D

(2012年高考上海卷)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回答下列2小题。 3. 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 地震使海底抬升 B. 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C. 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 D. 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 答案:C

4.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 岛弧和海沟 B. 海岭和海沟 C. 海岭和裂谷 D. 岛弧和裂谷 答案:A

(2012年高考山东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4~6题。

5.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本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目中“连续性降水”可知应该是暖锋降水而且靠近气旋中心的位置最易降水。故选③点。

6.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B.查询地理数据C.选择考察路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答案:A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本题立意】本题考查3S的应用,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此题用排除法,卫星云图是用RS但不是在船上RS的而是在卫星上,排除A;分析处理数据用的是GIS排除B;导航用的是GPS,排除D;因此选C。

7.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 答案:C

【本题立意】本题考查了昼夜长短的问题。

【解题思路】关于春分日或秋分日对称的两天,期中一天的昼长等于另一天的夜长。该船2、21出发历经两个月4、21返回,这两个时间关于3、21对称,出发时夜长=24-11=13=返回时的昼长。

(2012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 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8. 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 高压脊控制 B. 锋面活动 C. 反气旋过境 D. 热带气旋影响 答案:B

解析:春夏之交在我国华南地区会出现的降水多为锋面雨。选项中A、C天气系统控制一般不会出现降水,D选项中热带气旋常出现在夏秋季节。

9. 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 江汉平原 B. 四川盆地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答案:C

解析:图中发生降水区域位于我国南方珠江三角洲降水最强,加上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集,若降水之间较长导致排水不畅极易引起洪涝灾害。

(2012年高考天津卷)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10.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 增加 答案:B

【解析】城镇建设中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同时也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

11(2012年高考广东卷).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 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 作用的时段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 减少

图1

12.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答案:D

【解析】分析b图可以得出甲乙两个水文站峰值都出现在降水12个小时之后,故此次降水汇流既影响到了甲,也影响到了乙,所以降水地点应该在两个水文站的上游,根据a图可以判定应该是④地。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C. ③ 地 D. 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