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形成和实现理论探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08: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形成和实现理论探微

作者:赵景峰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0期

摘要: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形成和实现理论,是劳动价值理论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延伸和应用,认真学习并运用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形成和实现理论来研究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突显出了该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国际价值;形成;实现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229-0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仅仅以国内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作为研究对象显然是不够的,“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在价值上,或者说,建立在包含在产品中的作为社会劳动的发展上。但是,这一点只有在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1]。因此,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是国内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延伸,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世界市场上,商品价值的内涵没有发生变化,其价值仍然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然而这种凝结的劳动达到了更高的社会化程度,在世界市场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真正具备它应有的含义。马克思把世界市场上的商品具有的价值称作国际价值。 一、国际价值形成和实现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经济学把研究世界市场作为国际价值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 [2]。资本天然对利润追求的属性,导致其具有对外不断扩张的冲动。在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循环运动中,国内市场显得越来越狭小,致使资本不能满足积累膨胀的需要反而成为其发展的障碍。于是,资本就按照自身发展的逻辑,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走向世界。就世界市场的形成而言,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的基础和条件,国际分工也是资本追求利润的必然结果。“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3] 由此,一国的社会分工便超出了国界,形成了世界分工。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达到巨大的规模。 二、国际价值的形成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市场形成后,商品得以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交换,处在世界贸易当中用以交换的产品才普遍地发展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商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国内价值也就发展为商品的国际价值。在世界贸易中交换的商品仍然具有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首先,用以交换的商品首先要具备满足国际市场上某些需要的物质属性,它构成世界财富的物质内容,是国际商品交换中商品国际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具体劳动的结果;其次,在世界贸易中商品之所以能够用以交换,是因为它们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的结晶形成国际价值,在世界贸易中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品在国际间的流通使各个国内市场进一步联合成更广大的国际市场,社会劳动获得了更加全面的发展,是作为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劳动而出现,“真正的价值性质,是由国外贸易才发展的,因为国外贸易才把单面包含的劳动,当作社会的劳动来发展。” [1] 当商品交换变成世界性的交换,社会劳动便具有了普遍的国际性质。 三、国际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国别价值量和国际价值量都是人类劳动的凝结物,但两者在量上是有差别的,这种量的差别所决定的价格不同导致了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动。商品的国别价值既然由国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那么商品的国际价值自然就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就形成了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这个“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可以看作是世界的或国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国际价值量就是这个“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所决定。投在对外贸易上的资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首先因为这单是和生产条件较为不利的其他国家所生产的商品进行竞争,所以,比较发达的国家高于商品的价值出售自己的商品,虽然比它的竞争国卖得便宜。只要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劳动在这单作为比重较高的劳动来实现,利润率就会提高,因为这种劳动没有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支付报酬,却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出售。马克思还强调:“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运用,还会由于下述情况而发生更大的变化:只要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它们的商品的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程度,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4]。

可以看出,在国际经济中,国别价值量高于国际价值量的部分不能算作“正常质量的劳动”,是无法实现的,它实际反映了国际范围内生产的低效率,只有国别价值量低于国际价值量的部分才构成国际贸易的利润,它成为生产效率较高国家进行国际贸易所实现利益的一部分。另外,进入国际市场的那一部分国际价值量除了受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的影响外,还与贸易国的贸易量即世界市场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密切相关。 四、国际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只有一条价值规律,所谓的国际价值规律是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的延伸和应用。商品的交换归根结底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换自然就受国际价值规律作用的支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成和实现必须遵循国际价值规律。“商品国际价格是指世界市场上形成的实际买卖所依据的价格” [5] ,国际价格最终由国际价值所决定,商品国际价值量的货币形式就表现为商品的国际价格。因为货币本身的价值量不断发生变化,商品的国际价格就有了实际国际价格和名义国际价格的区分,名义国际价格是货币币值变化所导致的对实际国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价格的背离。国际价格受国际市场的供需变化的影响,或者高于国际价值,或者低于国际价值。同时,国际市场垄断程度可能比国内市场垄断程度高,自由竞争规律受到更大的抑制,国际价格与国际价值发生背离的程度会更严重。但是国际价格对国际价值的背离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个确定的波动空间。其下限是只要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它们的商品的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程度中的那个“和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程度”,即生产费用加平均利润。其上限则很难确定,一般取决于世界市场上对该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当市场需求是缺乏价格弹性时,国际价格上升不会带来国际需求量的锐减,其上限较高;当市场需求富有价格弹性时,国际价格上升会造成国际需求量下降,影响总的国际超额利润水平,因此其上限较低。

五、国际价值的实现形式:国际价格

马克思虽然没有关于国际价格的专门论述,但马克思在分析一国市场时明确地提出了生产价格形成的条件,首先是,国内不同部门之间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各部门的利润率也不同,但是等量预付总资本要求得到等量利润,因此,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利润率平均化,从而形成了生产价格。马克思还指出生产价格的形成在下述两个条件下会进行得更快:“(1)资本有更大的活动性,也就是说,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2)劳动力能够更迅速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 [6] 马克思的这些论述完全适用于世界市场的分析在当前的世界市场上,不同的生产部门的商品竞争十分激烈,甚至相互渗透,一盘根错节。同时,尽管一国的资本和劳动力要进入另一国相对来说要困难些,但马克思强调的是地点和部门间资本和劳动力的转移,对于一个有众多商品进人世界市场的国家来说,即使没有国际间的资本和劳动力的转移,只要有一国内进人世界市场的不同商品的生产部门之间的资本和劳动力的转移,就可以构成生产价格形成的条件了。各个国家内部出口产品生产部门的调整,同样能加速国际生产价格的形成。 六、结论

在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值具有二重性:相对独立的国民价值和被国际分工、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的国际价值。而商品的国民价值和国际价值存在差异,不仅是国际间商品流动的原因,也是价值的形成和实现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不断地指挥和调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目前,拥有高科技、资本又丰富的发展国家专门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劳动力较多的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出口,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发展“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出口,这些都是国际价值形成和实现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国别价值越是低于国际价值或符合国际价值的价格的商品获利越多。因此,世界各国均致力于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在商品质量、包装装潢、销售技术等方而下工夫,以在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取胜,从对外贸易中获取更多的利益。由此可见,在国际市场上价值的形成和实现规律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但是,国际价值形成和实现规律同时也加深了世界各国的不平衡发展。在世界市场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