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6:41: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 教学难点:

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趣质疑。

1、同学们,大家知道桂林山水吗?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与“桂林山水”齐名的我国著名的四大自然景观,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它们是:长江三峡、云南石林、还有就是吉林雾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吉林雾凇的文章。(板书并齐读课题:雾凇,要求学生随老师一起写)

2、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要问的?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阅读,初读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1、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江畔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 雾凇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夜幕降临 零下 淹没 模糊

注意:“堤”,应该读dī,不要读成tí; “模”课文中应读mó,不读mú; “畔”应读pàn,不要读成bàn。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指导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二)带着刚刚的问题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描述了吉林雾凇奇观。

第二部分:说明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部分:人们观赏赞叹雾凇美景。

四、学习奇观,感受美景。(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文中是怎样来形容雾凇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己来读读第一小节。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雾凇奇观。 (1) 哪句话能概括出这一自然段中的主要内容? (2) 雾凇是哪个季节形成的? (3) 哪些词语说明雾凇的美? (4) 哪些词语说明雾凇的多? (5) 雾凇在什么地方形成的?

2、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指名读) 3、真美,老师请女同学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女生朗读)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在那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的时候,松花江畔的雾凇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23.雾凇

特点: 范围广 数量多

颜色美

2018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雾凇》练课教案

古村回民小学

李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