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步步高》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章第1课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18:38: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考点内容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阿伏加德罗常数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布朗运动 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温度和内能(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微观结构 要求 Ⅰ 说明 1.本部分考点内容的要求全是Ⅰ级,即Ⅰ Ⅰ Ⅰ 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题型多为选择题和填空题.绝大多数选择题只要求定性分析,极少数填空题要求应用阿伏加德罗Ⅰ 常数进行计算(或估算). 2.高考热学命题的重点内容有:(1)分子Ⅰ 对浸润和不液体的表面张力 Ⅰ 浸润现象、毛细现象的解释不作要求 液晶 Ⅰ 对气体实验气体实验定律 Ⅰ 定律的定量计算不作要求 理想气体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能源与环境;能源的开发与应用 Ⅰ Ⅰ Ⅰ 动理论要点,分子力、分子大小、质量、数目估算;(2)内能的变化及改变内能的物理过程以及气体压强的决定因素;(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用图象表示气体状态的变化;(4)热现象实验与探索过程的方法. 3.近两年来热学考题中还涌现了许多对热现象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考查的新情景试题.多以科技前沿、社会热点及与生活生产联系的问题为背景来考查热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说明:(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温度计;(2)要求定性了解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的内容 考纲解读 1

第1课时 分子动理论 内能

考纲解读 1.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2.知道内能的概念.3.会分析分子力、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

1. [微观量的估算]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铜的密度为ρ(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

为NA(mo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1 kg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NA M

MNAB.1 m3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ρM

C.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kg) NAM3

D.1个铜原子的体积为(m)

ρNA答案 B

1NAρ

解析 1 kg铜所含的原子数N=NA=,A正确;同理1 m3铜所含的原子数N=NA

MMM=

ρNAMM3

,B错误;1个铜原子的质量m0=(kg),C正确;1个铜原子的体积V0=(m),MNAρNA

D正确.

2. [对布朗运动的理解]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D.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悬浮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答案 D

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小颗粒由许多分子组成,所以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不是指悬浮颗粒内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B选项错误.布朗运动虽然是由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间相互作用引起的,但其重要意义是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反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故C选项错误.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固体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故D选项正确. 3.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

( )

2

变化,则 ( )

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答案 B

解析 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指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后再减小.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所以B正确.

4. [物体的内能]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物体,温度相等,内能也相等 B.所有分子的势能增大,物体内能也增大

C.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内能不一定增大

D.只要两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相等,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 答案 C 考点梳理

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2)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为10-10-26

( )

m. kg. 2.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1)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内部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的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 (2)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

5. [用功能观点分析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变化]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

乙分子由无穷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再靠近为止,在整个过程中,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