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之我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15: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对小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观点,充分发现、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闪光点,通过肯定、鼓励、表扬、奖励等正面教育手段,给学生以积极地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及潜藏着的能力,使他们健康幸福成长。

一、爱心是赏识教育的基础

作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最深切的素质是被人赏识渴望。”作为一名班主任,面对着一群群长相、性格等各不相同的孩子,能不能满足孩子的这种渴望,能做到并做好,确实很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有很多种,但我始终坚守赏识的爱是最重要的。

我班杜鹏是一个让老师非常头疼的学生,经常违反学校纪律不说,还看谁不顺眼就打谁。老师教育他时,一副满不在乎、自以为是的样子,我曾经使用过很多教育方法,但都收效甚微。有一次上课,当我板书时,他却在下面哼起了歌,我一时很生气,却又灵机一动,这不就是赏识他的最佳时机吗?我马上说:“同学们,杜鹏同学的歌唱得多好啊!他想让我们大家轻松一下,你们想不想再听?”而此时,已经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并齐呼着“杜鹏,来一个”,该生不好意

思了,我又接着说:“歌唱?固然重要,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功底,怎能唱响人生的主旋律!”这时,他的脸红了,好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默默地坐在那里,没有了往日的不以为然。我又趁机说:“‘六?一’我们班才艺表演最佳人选就是杜鹏,你们同意吗”?“同意,同意”。在此后的时间里,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上课能注意听讲了,也完成作业了,而且犯错误的频率也低了。 二、尊重是赏识教育的灵魂

马卡连柯说:“如果有人问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我就回答说,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一)要尊重学生的智商差异

每个班级里都有几十名学生,而每个学生的智商却不可能完全相同。多数教师对聪明的学生给予了更多的偏爱,对那些成绩低的所谓低差生却感到无可奈何,甚至是厌恶。教师不能用分数或智商去评价学生,去衡量学生,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就应尊重他们,就应对他们充满希望,而不是绝望,英国教育家车尼斯曾说过:“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希望,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25分。”

(二)要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

小学生是天真的,他们的性格有如春天里盛开的鲜花,千姿百态,不管学生性格内向也好,外向也罢,教师都应区别对待,几十名学生的性格不可能千篇一律,试想一下,如果人没有了个性,岂不就没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吗?教师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不是无条件的尊重,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性格向健康健全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学生的情商。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关键看是否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体现赏识教育的价值,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实现赏识教育的目的。

三、沟通是赏识教育的保证

教师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自觉地在明理中导行,而沟通是达到让学生明理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和应该怎样做,那么教师通过哪些沟通途径进行赏识教育呢? (一)动作沟通

教师通过一些爱抚动作,表达自己理解、宽厚、善意的心理,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上课时,发现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只要教师不知不觉走到其身边,轻轻的用手摸一下他的头,或轻拍其肩膀,然后教师若无其事的走开,学生就会理解教师这一善意地暗示,就会自觉而认真地听课,像这样教师通过身体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机比较多,如:学生悲伤时送给他一个甜甜的微笑等等。教师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