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富勤公司破产金融风险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1:00: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香港百富勤公司破产金融风险分析

一、公司概述

(1)发展与扩张

1988年,梁伯韬与杜辉廉(其在万国宝通银行工作时的上司)合资创办私人银行——“百富勤投资有限公司”。百富勤中文取意为“百富寓勤”,而英文(Peregrine)意为猎鹰。它的创立,也得到了当时不少华人富豪支持。百富勤公司在成立初始时主要从事一些商人业务和证券买卖。成立仅一年的百富勤用3亿的股本收购了市值逾14亿港元的广生行。集团成立不到两年,百富勤已经同时控制了广生行和泰盛集团两家上市公司。

1992至1993年,百富勤通过发股注资,大规模引入资金往上海,带动了红筹热。5年的急速发展和扩张,1992年百富勤总资产已达 62亿港元,业务范围也扩大到欧美地区以及整个亚太地区。在这一时期,百富勤开始大规模的扩张区域规模。其业务范围已经遍及印尼、菲律宾、韩国、澳洲等地。

加速的扩张一方面给百富勤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也埋下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2)转折与衰落

1994年定息债券部门成立,定息债券及票据营业额发展速度惊人。由于“庄家”资金大多来自银行借款,同时债券及票据只能部分地做对冲保值,因此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1997年6月百富勤选择已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方案的印尼作为出售超过20亿港元资产以套现的对象。

1997年百富勤向印尼一家出租车公司提供2.6亿美元的无担保贷款。不久东南亚金融风暴来临,印尼盾迅速贬值,汇率从1:5000狂跌至1:11000,股市疲软。发债计划落空,出租车公司无法偿付这笔巨额贷款,使百富勤资金周转陷入困境。而百富勤向一家美资银行申请的一笔1月9日到期的6000万美元的短期贷款,因对方得知百富勤应收的2. 6亿美元的巨额贷款不能收回后,表示拒绝安排过渡贷款。1997年下半年,该集团在印尼的借贷和投资将近6 亿美元,可由于汇率下跌,这些投资和贷款发生了重大损失,加上其它部门的亏损,总损失达10多亿港元,出现严重的现金支付困难。

11月百富勤宣布引进苏黎世中心集团作为策略性股东,投资2亿美元认购

可赎回可换股优先股,并定于1998年1月9日批准此交易。可是由于亚洲经济面临崩溃,苏黎世中心集团于1998年1月9日宣布取消入股百富勤,从而导致百富勤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1998年1月百富勤宣布清盘,香港政府委任独立委员会对其清盘进行调查,最后由法国巴黎银行购入业务,组成法国巴黎百富勤。而之前百富勤集团业务是有盈利的,可是就是因为缺少一笔十分短暂的应急贷款而使得这个曾经叱咤金融市场的猎鹰黯然折翼。

二、破产的直接原因

现金流量的不充足是导致公司破产的直接原因。因为在现金流动性不充足的情况下,企业是存在支付风险的,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资金链就会崩溃。但是当时百富勤并不注重对风险的管理,为了发展定息债券及票据业务承担了不小的偿还银行贷款的风险,库存债券不断累积。但百富勤期待依靠扩大业务规模来应对现有的支付困难。

1997年5月百富勤向印尼出租车公司提供巨额无担保贷款来扩大其包销债券的业务,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并再次大量发行定息债券,现金流动性的风险性进一步增加。而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百富勤陷入信贷风险的危机之中,给了百富勤致命的一击。由于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货币持续大幅度贬值,发行定息债券公司的偿还能力下降,百富勤无力以美元回购此类债券,面临资金严重短缺的困境,百富勤终于出现资债无法相抵的状况,只能宣布破产。

三、金融风险分析

(1)管理不善造成的信用风险

从债权人百富勤公司内部来看,公司的高层人员对监管不当、风险失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由于管理层没有高度警惕,没有妥善部署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导致公司在金融风暴中失去抵抗力,最终踏上清盘的不归路。公司内部的会计程序、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上的基础系统缺陷也导致其倒闭。

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贬值货币所在国印尼的紧缩政策、经营部门的违约行为,使得百富勤面临的信用风险大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