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讲稿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3 11:33: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现代农业讲稿2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第二部分指导思想这一块,有这样一句话: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这就是说今后十几年,到2020年,农村改革、农业发展方向,就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核心问题就是发展现代农业。报告的第四大部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今天我就这个问题与大家交流。

一、 什么是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 : 一般认为,今天意义的现代农业始于二战后(将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二战前这段时期的世界农业发展称为近代农业,此前的统称为传统农业或者古代农业),是在近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中和产后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

现代农业的提法我们并不陌生。但我们更熟悉的恐怕还是另一个与此紧密相关的口号:农业现代化。我们到基层,很多同志问到:过去我们讲实现农业现代化,现在中央又提出发展现代农业。二者是啥关系?是不是一回事?不错,自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之后,农业现代化就已经深入人心。

那么,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呢?如果从目标上来理解,二者没有区别,基本上是一个意思。如果从过程上来讲,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也就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这样一来,二者的联系就十分清楚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或者说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要走改造传统农业→农业产业化生产→农业企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之路。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讲稿1)

那么,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从生产目的来讲,传统农业是“糊口农业”、产品农业;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市场农业。处于传统农业中的生产者,其生产和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和家人的消费需要。虽然其产品也有剩余,并拿到市场上去卖,但重要目的是为了交换其他产品,也就是为了自身生产和简单再生产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实现生产的交换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传统农业的生产,其商品率相对较低,农民的收入也不高;而现代农业则相反,它是为了实现商品交换价值和社会价值而生产,是为出售和市场而生产,其交换所得不仅可以维持扩大再生产,还可以增加教育、健康和文化等方面的投入,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水平。现代农业因为是为市场而生产,所以其商品率也相对较高,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农民收入水平也较高。

其次,从手段来看,传统农业往往技术手段落后,物质装备落后,生产方式还是主要以人力、畜力和各种手工工具为主,劳动率低下,基本上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而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改变了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所以,人们评述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时,使用的是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生物技术化等等这些非常有现代气息的词语。

第三,从生产经营者农民来说,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或者没有文化,忽视人力资本投入,很少或没有专业分工,农民生产主要靠经验。而现代农业则对生产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的是新型农民,需要的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当然,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讲出很多,这里只是从生产目的、生产手段和生产者三个方面加以简单的分析。从以上分析,我国基本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靠三爷:土地爷、老天爷和皇帝爷。老三靠:一靠政策二靠天三靠美国老二胺。

三五牌农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