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竞赛试题1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07: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1

武汉区域天气预报竞赛集训初试试题

(本试卷共15页,勿遗漏!)

姓名: 省份 考试日期:2007年12月14日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说明:1、本卷考试时间为105分钟,满分100分。 2、本卷包括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规范、其他与天气预报业务相关知识。

3、本卷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

4、答案一律写在试卷相应答题位置,答在其它地方无效。

一、 填空题(51道题,80空,每空0.5分,共40分)

1、 如果用涡度强度表征系统的强度,那么在脊线上涡度局地变化为负时,(脊发展)。

2、 地面冷高压的( 长轴方向 )可以指示冷空气向南爆发的势力。 3、 在高空图上,寒潮冷空气常表现为( 强大的冷温度槽 )或( 冷中心 )。 4、 产生冰雹的区域之一:中低层的低槽、切变线、低压中心等辐合系统与高空( 槽前散度场 )相迭置地区。

5、 太平洋副带高压区的低层往往有( 逆温层 )存在,这是由下沉运动造成的。 6、 层结稳定度是讨论与大气的温湿水平分布状态联系的( 垂直运动 )的发展问题。

7、 大气中的水平辐散辐合都是( 非地转风 )引起的。 8、 槽线上和槽后有冷平流的槽,预报为( 发展的槽 )。

9、 锋面附近所以产生大规模的垂直运运动,由于( 气流的辐合辐散 )和

( 锋面抬升作用 )而引起的。

10、 我们把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的大气流场称为( 地转风 )。 11、 短波多半出现在比较平直的西风上,波的振幅比较小,移动的速度( 比较快)。 12、 作用于实际大气真实的力,一般称之为基本力或牛顿力,包括( 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 )等。

13、 重力在赤道上最(小 ),随纬度增加而( 增大 ) 。

14、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导出大气的( 运动 )方程,质量守恒可导出( 连续 )方程,而能量守恒则可导出( 热流量 )方程。

15、 大气的热量主要是来源于( 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 )。

16、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锋面坡度是随纬度增加而( 增大 ),而锋面两侧温差越大则坡度( 越来越小 )。

17、 锋按伸展高度的不同,将锋分为:( 对流层风、地面锋、高空锋 )。 18、 温带气旋生命史一般分为 ( 波动阶段、成熟阶段、锢囚阶段、消亡阶段 )四个阶段。

19、 东亚地区的气旋主要发生在两个地区,它们分别位于( 25-35°N )、( 45-55°N )。

20、 冬季北半球西风带中有三个明显大槽,它们分别位于( 亚洲东岸、北美东部、欧洲东部 )。

21、 影响大气运动的主要因子有 ( 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地面摩擦 )。

22、 极地地区的对流层顶大约位于( 300 )hPa高度上。

23、 江淮地区初霜冻期约在( 11月中旬到12月初 ),终霜冻期约在( 3月中下旬 )。

24、 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 太阳辐射的径向差异、海陆热力差异、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

25、 在天气图上,地转偏差可分解为三项来做判断:一项是变压风(D1??9.8?H1?V)用( 三小时变压 )判断;一项是横向地转偏差(?()D?Vn0)p2n?tf?sf21V2用等压线/等高线的( 辐散、辐合 )判断;一项是纵向地转偏差(D2s??s0)

fRs用等压线/等高线的( 曲率 )判断。

26、 按地转风近似,高空槽气旋性弯曲的等高线/流线引起( 正涡度 )。 27、 行星涡度的方向与地球自转轴向一致,其大小为地球自转角速度的两倍,行 星涡度的垂直分量就是(地转参数f )。

28、 寒潮天气系统主要有:( 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高压、和寒潮冷锋。 29、 Ze的物理意义是( 所有粒子直径的6次方之和 )。

30、 雷达反射率η是单位体积中,所有降水粒子的(对雷达的后向散射截面之和)。 31、 雷达波在大气中传播时受到衰减的原因是( 电磁波散射 )和大气介质对电磁波的吸收。

32、 在速度图上分析风向时,实际风向的矢量必须与从PUP显示屏中心到( 零等速线上某一点的连线 )垂直。

33、 在风向不变的多普勒速度图像中,零等速度线为一条( 直线 )。 34、 中-γ尺度系统的雷达速度图中,沿同一雷达径向方向有两个最大径向速度中心,若最大出流中心位于靠近雷达一侧,则该区域为径向( 辐合 )区

35、 风向随高度顺时针旋转,表示在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为( 暖)平流。 36、 在斜T-logP 图上,CAPE 对流有效位能正比于气块上升曲线和环境温度曲线从( 自由对流高度 )至( 平衡高度 )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

37、 风暴运动是( 平流 )和( 传播)的合成。

38、 出现超级单体风暴的有利环境条件为:一是( 大气不稳定层结 ),二是( 强的风垂直切变 ),三是(云体低层的环境风速较强)。

39、 产生三体散射(TBBS)的冰雹回波,类似细长的钉子状从强回波区沿径向伸展;它的( 径向速度 )很小,( 谱宽 )很大。

40、 飑线上最有可能形成灾害性天气的部分可以通过低层的强发射率因子(梯度)、中层的悬垂回波及( 回波顶 )位置从风暴核上方移到飑线(前沿上方)来识别。

41、 强对流天气包括(冰雹)、(雷雨大风)、(强降水)、(飑)等天气现象。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

43、 面雨量是描述某一特定(区域)或(流域)的平均降水情况。

44、 改革开放以来,气象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初步建立了以天气、气候业务为主体,由( )、信息网络、( )、( )四大功能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