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2:30: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6.试述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答:(一)评价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又称成本—收入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更多地用于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这一方法的要求是:必须将项目的收益全部量化,同时也将成本全部量化,然后再比较其效果。

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成本和收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的评价,如公共工程项目等,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即不能应用于成本和收益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的评价。

2.最低成本法。最低成本法,又称最低费用选择法。这种评价方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法的主要区别是不用货币单位计量备选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作为择优的标准。因而,最低成本法适用于评价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

运用最低成本法来选择支出项目,其基本原理与成本-效益分析法大体相同,只是由于免去计算支出效益和无形成本的麻烦,操作程序要简化得多。最低成本法多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支出项目。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二)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应体现完整性、科学性及易操作性等特点。

一般而言,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兼顾的原则,即所谓“3E原则”。(2)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xx的原则。(4)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根据前面所讲的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可以考虑设计支出规模、支出结构、项目及部门(单位)效益四个指标体系。

一般而言,可设置以下指标体系:(1)规模效益指标体系:(2)结构效益指标体系:(3)支出项目效益指标体系:(4)公共部门(单位)效益指标体系:

7.试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答: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公共选择理论对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避免政府干预的失效,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该理论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其次,该理论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再次,该理论对实现公共决策(政府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最后,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

9.试述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答: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完善我国财政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序 (二)完善我国财政的法制化建设

10.试述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

答:(一)财政监督的内涵。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检查活动。

(二)财政监督的地位和作用。财政监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理财、切实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证。

(三)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1)财政监督主体。(2)财政监督范围。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复习与思考

2.试述“xx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答:对于这种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的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世纪xx经济学家xx·xx(Adolf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xx法则(Wagner′sLaw)”。按照xx财政学家xxxx(R.A.Musgrave)的解释,xx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于是,xx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4.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答:归纳起来,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个方面:

(1)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的效应。

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