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小刚喜剧电影的风格 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22:28: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论冯小刚喜剧电影的风格

在中国内地最近十年的电影市场,出现了广受观众欢迎的新类型电影,贺岁片。贺岁片主要指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映的喜剧电影,鉴于滑稽、怪诞、嬉戏、喧闹的格调,加之在故事情境或言语动作中多多少少地涉及春初岁尾之事。寻求欢乐和放松,是观众在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期间普遍的心理需求,这就决定了贺岁片的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如果说香港的喜剧之王是周星驰,内地的喜剧之王为冯小刚则是当之无愧的。“冯氏幽默”已是冯小刚电影一道亮丽的风景。

冯小刚的轻喜剧背景基本都是北京,都是城市题材;主角都是小人物,讲述寻常百姓的故事;他的电影里面透着一种厚厚的平民主义、百姓情结,其特有的喜剧风格素材都来自于人们日常生活。而这些作品全由一个灵魂主角——葛优主打,采用冷幽默,寻常的言谈举止于不经意间爆出笑料,极似相声中的抖包袱,从不大轰大闹,自然朴素,令人回味。冯小刚的作品有一种讽刺性的幽默,对现实生活的各种不光彩层面进行暴露和嘲弄,而且时效性很强,当时的新闻热点以及焦点事件都有可能在冯小刚的电影中找到踪迹。

冯氏幽默是冯小刚贺岁电影的语言艺术中最大特色。冯小刚所导演的每一部贺岁片都给我们留下了值得回味的经典台词,并且成为相当长时段的流行话语,无论是“中国演艺界已经集体补钙了”, “审美疲劳”, “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还是“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等等,这些被称为“冯氏幽默”的话语也成了影片中导演的签名。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影片中的经典语录其实都脱胎于我们典型的政治话语,正是由于政治话语的非政治使用,语言与身份的错位,才使这样的话语成为台词的点睛之笔。影片中的语言在给观众带来欢笑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思考,让观众得到娱乐的同时也使观众受到一些启迪,甚至是教育。

在当代中国电影中,冯小刚电影以其商业的成功却又不失其艺术特质,独具别样的风采。从早期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到最近的《集结号》,冯小刚电影无论是在电影语言、还是在叙事技巧方面都具有浓郁的个人化倾向。冯导电影中独特的表现角度、台词、人物性格塑造等方面都具有个人化的特质,并且打破了传统商业电影意识形态浅薄的观念,潜在地说明了商业电影其实也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情感,可具备深刻的内涵。

1997年,冯小刚推出由其导演的大陆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开始了其贺岁片导演生涯,标志着其个人风格的形成。该片由冯小刚当时签约的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投资,当年票房即达3600万。1998年和1999年,冯小刚继续与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合作,推出贺岁片《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票房分别为4000万和3000万。自此,冯小刚成为中国本土电影的票房旗帜,成为当年唯一能与好莱坞分市场的本土导演。2000年,冯小刚加盟王中军的华谊兄弟太和影视投资公司,并于2001年推出《一声叹息》,票房3000万。接下来的三年里,

冯小刚拍摄了三部由华谊兄弟太和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与美国好莱坞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共同投资的电影,分别是《大腕》、《手机》和《天下无贼》,票房分别为4500万、5000万和1.2亿,成功激活了本土电影市场。从1995年香港贺岁片《红番区》出现在大陆电影市场算起,贺岁片出现在大陆市场已有十年,而且已基本形成规模。

从票房来看,冯小刚的贺岁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和《天下无贼》的票房收入不但稳居当年国产贺岁片的头把交椅,而且也是当年国产影片票房收入的佼佼者,甚至击败了某些进口美国大片在中国内地的票房。但与此同时,大多数其他导演的贺岁片的票房成绩并不理想,有的还倍受冷遇。面对冯小刚交出的这份市场成绩单,影评人在媒体上展开口水战,赞扬者的吹捧与批评者的口诛笔伐趋于白热化。争论的焦点从本质上看仍是他电影中毫不掩饰的商业性,仍然关涉的是电影的本质问题。批评者说他的电影毫无艺术价值,充溢着庸俗的市井气;而赞扬者说他的电影符合大众的欣赏水平和消费口味,充满生活的温馨和生存的乐趣。

为什么冯小刚能在市场极度低迷的情况下,赢得了几百万观众并一度越过张艺谋、陈凯歌、张元等,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导演?冯小刚电影市场成功的文化生产模式是怎样的?这正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冯小刚自1997年推出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以来,每一部作品都能叫好有叫座,除了影片本身的魅力之外,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也在冯小刚电影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运用4Ps组合理论分析冯小刚电影的市场营销策略,为目前走在产业化道路上的中国电影提供参考与借鉴。

众所周知,冯小刚自1997年推出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以来,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够创造票房奇迹,不仅没有任何一部国产影片与之抗衡,甚至许多同期上映的外国进口大片也败下阵来。一提起冯小刚电影,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冯氏幽默,然后是影片中精彩搞笑的人物台词。的确,从九十年代开始,冯小刚连续推出的贺岁喜剧片,不仅捕捉到了观众实实在在的笑声,而且收获了电影市场上难得的殷实票房。这在国产电影普遍低迷的今天实在是一个奇迹。想想,冯小刚电影不是那种以影像刺激我们的“现代电影”,不同于香港周星驰的无厘头与现代解构的《逃学威龙》、《大话西游》,或者成龙式的激烈动作贺岁片《红番区》《警察故事》,冯氏影片是动口不动手的,是重台词不重画面的。在冯小刚电影中语言的密度非常大,需要语言支撑的镜头占到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他影片中最出彩的也是台词。

然而每个剧本所要表达的主题都是不一样的,而电影人物台词也都存在自己独特的风格艺术,其属于特别的语言形式,也是和自然语言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人工语言,属于高度艺术化、规范化的口语形式。若概括冯氏喜剧人物的台词风格,则只需以“俗”与“活”两个字使可全面阐述。所谓“俗”,这种风格一般都是人物台词通俗化、平民化、生活化;所谓“活”,这种风格一般都是人物台词调侃化、趣味化、创新化。需要注意的是,此种“俗”与“活”的风格特征融合在冯氏喜剧电影中并非生搬硬套地嵌入,其主要是以遵循影片主流风格为基础,参照故事的表达主题、人物性格、对白背景等重点元素设计,把电影中人物的台词

淳朴、机智、俚俗灵活地显现出来。现从语体风格和表现风格两大方面对冯小刚的喜剧人物台词详细分析。

一、淳朴大众的风格

“平民化”意味着影视创作在内容、题材、主题选择上的贴近(贴近生活、贴近观众)性,在创作视角,表现视角、叙述视角上的平民意识(而非居高临下的贵族意识),在创作心态上的平民意识(不给予观众指导性的结论,而给予观众提供共享共思共乐的参与空间)。正因为如此,这种平民式的小人物形象更能被大众所接受、认同以至喜爱。一种“雅”和“俗”的契合。

雅俗共赏在电影作品中是极为重要的艺术元素,而导演们要发挥出雅俗共赏的效果,其重点创作方式则是运用人物台词。而台词的内容必须要与现实生活相近,这样才能保证观众听完之后很快理解其含义。且台词还具备深刻的思想韵味。带给观众们无穷的回味空间。与其他导演的喜剧相比,冯氏喜剧则更注重于用日常生活化的语言呈现出人生中不同的哲学智慧。经过对大量的资料分析后得出,冯氏喜剧电影人物台词淳朴生活化风格的形成,其多数是采取了大量的口语显现形式,且采取了特殊性的语句融合。口语运用的最大特征则是口语词运用普遍,且句式短、常跳脱,言语表达中的口气随和、语言亲密。电影属于大众化的娱乐范畴,由于观看电影的人们在文化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若使用高级语言表达电影主题则效果甚差,而口语化的人物台词则使得电影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更近了,这种言语会带给观众浓浓的兴趣,在广大群众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冯小刚回忆自己的导演生涯也说:“我是一个市民导演,我所拍的影片就是服务于人民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观看冯氏喜剧时,电影人物台词能让我们体会到生活中的趣事。不仅仅只有这些,电影中配合使用方言也成了人物台词生活化的主要参考指标。有人说,看冯小刚的电影会有一种亲切感在里面,冯小刚走的是平民化道路,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那是再自然不过。

冯小刚的变化则在于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的喜剧影片是一种必须制造娱乐的手段,但他对所拍的电影亦有“很强的激情和表现欲”。也就是说,冯氏喜剧在自然流畅、令人愉快的情节和场景叙述中,并不有意回避现实,而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地描述使观众作为普通人的梦想和烦恼,从而振奋观众的情思。冯小刚喜剧的第二个艺术特点是在作品中融入讽刺喜剧的成分。冯小刚根据自己的艺术积累和实践体验,在自己的轻松喜剧片中大胆地融入讽刺喜剧的元素。讽刺喜剧因是用幽默、诙谐的反讽方式揭示严肃的主题,其故事基调阴郁悲观,但冯氏喜剧只是吸收了普通大众将会非常乐意接受的幽默、诙谐的讽刺手法,并没让严肃悲观的氛围渗入。基于对现实的透彻观察,导演在故事主体的叙述中捎带性地讽刺了病态的世俗文化和贪婪的物质欲念。明星失宠、富人受罪等则反讽了现实中堂而皇之的乍富乍名的病态做派《(甲方乙方》)。“白道”、“黑道”各路商家纷纷拥进“死人丧礼”是对世俗社会不择手段疯狂敛财的讽刺;而王小柱的疯魔,精神病人的发癫无疑是对浮躁喧嚣、盲目追逐金钱的世俗大众的警戒《(大腕》)。

从《甲方乙方》中的“活一结实”的北京方言,例如当姚远和北雁一起给父老乡亲送祝福的时候在公交车上有这样一段对话: 北雁(刘蓓):“这车开得真稳,跟坐奔驰似的。”

姚远(葛优):“比奔驰舒服,奔驰能直腰站着不碰头吗?” 北雁(刘蓓):“那不关这个呀,还有咱公交专线呢!”

两人用调侃的预期将公交车和奔驰做了比较,道出了北京人那种小市民的幽默。这运用了表达技巧中的“对比”。所谓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十五、事件或情况,并列的举出来,使它们相互比较,相互衬托。这样可以更加突出某一方面,让人在比较鉴别中感受更深。在将“公交车”和“奔驰”的比较中,突出了公交车的宽敞等特点,达到了喜剧效果。还有刘元装瞎是用诗一般的朗诵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伤感,可是这一切却随着被揭穿后的一句:“我又看见了,这是爱情的力量”在强烈的对比中突出了庄谐相生的幽默。而“同志,我们今天大踏步地后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地前进”、“首长好,为人民服务”更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善意而温和的揶揄。《甲方乙方》中川菜厨子“守口如瓶”的“打死我也不说”彻底消解了英雄的崇高含义。这部电影全片又是北京方言,北京人很风趣,很热情,有无奈却积极憧憬,甲方乙方体现的最好了。

到中期《手机》的四川口音(张国立),经典台词,比如“坐而论道”“审美疲劳”“做人要厚道”等,赋予了人物很多喜剧色彩。以及《天下无贼》的河北、陕西、东北等各个方言的结合,都能够把不同的人物特点显现出来,给故事带来了浓厚的生活之感,且这也是间接参与整个幽默情境的建构的方法,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则是一种独特而别致的审美韵味。

二、机智有趣的风格

机智的言词能够保证语言体现出灵活、诙谐的状态,这是电影作品发挥出喜剧效果的主要因素。笑料对于喜剧电影则是主要命脉,而幽默的发生则往往源自于语言材料运用方式的巧妙而若是对语言编织残留了过多的痕迹,则难以发挥出理想的发笑效果,观众也难以体会到电影的喜剧性这些都说明了必须要把语言的机敏、灵活等特点完全显现出来才能让观众发自内心地笑出来,最好是在看完电影后还能在回顾中发笑一番,这才是喜剧电影的成功之处。机智的特点主要集中于人物台词语言材料使用的巧妙,以及对言语信息的补充或表达技巧的掌握情况。在冯氏喜剧电影中,其一贯都把台词当成其喜剧的主要“看点”,也是渲染出喜剧效果的主要因素。作品中的台词有时机智,有时诙谐,有时奇妙,有时灵动,偶尔会渗透着讽刺和调侃意味,运用自身独特的技巧从各个方面来呈现出当代社会人群的生活百态,特别是北京市民们的机智诙谐化的语言风格。例如,电影《甲方乙方》中,(葛优)饰演的姚远看中由(刘蓓)扮演的周北雁,想对她表达爱意,却又怕被周北雁拒绝,而姚远则灵机一动将“求婚”戏说为“救个急”,而结果当周北雁拒绝姚远之后,其为了不丢失自己的面子,而巧妙地将“结婚”的理由改为了“房子”而并不是爱上周北雁。十分简单的话语,却将现代社会中的求婚过程变得极为平淡,其体现出来的诙谐、幽默往往会给观众看之一笑,不由自主地被影片吸引。

三、流露真情的风格

冯小刚能够从多元化的 艺术审美复合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电影形式,创作了《一声叹息》、《手机》和《天下无贼》三部悲喜剧风格的电影类型,这种多元化的审美主义符合大众的审美心 理,协调人类的精神生活。这些影片讲述的都是老百

姓身边的故事,甚至是自己 的故事。 接受美学认为,当一部作品与读者既有的期待视域符合一致时,它立即将读 者的期待视域对象化,使理解迅速完成。冯小刚的电影演绎的都是普通人的人生 故事,与观众的期待视域保持了一致,使观众在观看和理解时没有障碍,自然的 接受而产生共鸣。在影片《一声叹息》中,冯小刚将镜头直面情感的现实,揭开 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复杂的情感,面对真实而又残酷的生活现状,这使我们更加 逼真的看到了一幅现代都市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而真实的情感会让观众理解 和明了生活的真正涵义是什么,而回归家庭的结局也恰恰迎合了中国人的伦理道 德观念,符合传统的审美心理。《手机》中风流惆镜的严守一最终远离世俗的喧嚣, 回归纯净的心灵家园,让主人公的心灵还乡得到实现。《天下无贼》是一个真诚而 温暖的情感故事,天真的愿望和爱情的力量最终完成了生命的洗礼,用生命的代 价完成了精神的解脱和板依。 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定势是和谐和圆融的思想。古老的礼乐文化和人生哲学 形成了中国人对人生的圆融、和谐和真善美的追求。这种审美倾向也成为民族文 化心理的历史积淀和稳定性要素,因此,冯小刚能够抓住中国老百姓的这种审美 潜意识,让镜头始终关注着普通人的人生和情感故事,用真情打动人心。让中国 老百姓在他的电影中完成观影的审美期待,也找到了自己的情感消费品牌。

情感和人性是艺术不变的主题,对 情感深度的表现和对人性的关怀是艺术表现的核心要义。冯小刚能从普通人的视 角来反映现实生活中最牵动人心的东西,对普通人的关怀,对生存境遇的关注以 及用真情对他们心灵的抚慰。他开始进行人性的探索,解放人们在现实中被压抑 的想象欲、爱欲和生命本能等等,从沉重思考中体会生命的厚重感,表达出人类 心灵的护卫和精神的慰籍,这不仅体现出电影的艺术震撼力,引导了人对真与善 的向往和追求,也散发出纯真的人性,更体现了具有生机活力的生命意义。这也 是冯小刚电影最可贵的特色。 纵观当今华语影坛,如单从主流电影和非主流电影两个方面来看,冯小刚的电影已经成了中国内地主流电影最有号召力的品牌。观众是市场的载体,电影要真正打开市场,就必须创造出民族特色的主流商业品牌。从冯小刚拍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几部影片连续获得票房冠军来看,冯小刚的确是将民族特色和市场经济,将观众和电影融合得最好的一位导演。从普通人的视角来反映现实生活中最牵动人心的东西,是冯小刚电影最可贵的特色。

四、灵活善变的风格

从现代社会实际过程看,一个成功的电影作品必须要具备新颖性的词语和说法才能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而只有对普通表达的反叛才会让语言素材呈现出非同一般的光彩。在冯氏喜剧中,人物台词的灵活创造性使得影片播放中表现出了极为新颖的气息,增加了时代感,让语言材料潜在的言语作用充分发挥。而这类形式的“求新求奇、灵活善变”等组合的结构对冯氏喜剧电影人物台词而言更是经常出现的。其多数是利用对已有语言材料的调整、编制、创作等发挥出喜剧作用。如《甲方乙方》中尤老板与“好梦一日游”公司签订合同时,其内容为:

姚远(葛优):“协议书,甲方:尤万成先生,乙方:好梦一日游,简称梦游。甲乙双方经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 甲方责成乙方为其实现吃苦受罪之梦想。

二. 乙方应不遗余力地,创造性地完成甲方之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