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1:53: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

名词解释:(16%)

1、 2、 3、 4、

能力: 思维: 动机: 感觉:

十四、 填空题:(16%)

5、人的心理现象形式多样,为便于研究分成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 和 .

6、知觉的基本特性是 、 、 、 。 7、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将思维分为 、 、 。 8、注意的品质有 、 、 、 。 9、似动知觉包括 运动、 运动、 运动。 三、选择题:(20%)

10、心理学是研究 。

①人的行为科学 ②人的思维科学

③人的意识科学 ④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11、一天,某班新转来了一个同学,大家都很自然地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这种注意属于 。

①有意后注意 ②无意注意 ③有意注意 12、在人的感觉中, 对人的认识作用最大。 ①听觉 ②嗅觉 ③视觉 ④肤觉 13、“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 。

①思维的概括性 ②思维的灵活性 ③思维的间接性 ④思维的直觉性

14、“人逢喜事精神爽”属于 。 ①心境 ②美感 ③激情 ④应激

15、“前怕虎,后怕狼”,顾虑重重,这是意志品质 差的表现。 ①自觉性 ②果断性 ③自制性 ④坚持性 16、智力的核心是 能力。

①想象 ②注意 ③记忆 ④抽象思维 17、 是评价个人品德的最终依据。

①道德认识 ②道德情感 ③道德意志 ④道德行为 18、提出需要层次论的心理学家是 。

①弗洛伊德 ②韦克斯勒 ③马斯洛 ④吉尔福特 19、打字员对文稿的记忆是 记忆。 ①瞬时 ②短时 ③长时 四、简答题:(24%)

20、怎样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复习或练习? 21、感觉和知觉的有什么异同?

22、为什么说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23、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五、 论述题:(24%) 24、论述思维的本质。

25、试述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专业 课程名称 心理学 出卷人 一、 名词解释:(16%) 1、 2、 3、 4、 5、 6、 7、 8、 9、

能力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动景、自主、诱导

二、 填空题:(16%,每个空格1分)

三、 选择题:(20%,每题各2分)

10、④ 11、② 12、③ 13、③ 14、① 15、② 16、④ 17、

④ 18、③ 19、② 四、简答题:(24%) 20、①复习要适量(2分); ②适当的超额学习(2分); ③进行多样化的复习(2分) 21、相同点:

①感觉和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初级阶段,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其它心理活动的基础。(1分)

②都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1分) 不同点:

①感觉介于心理生理之间,知觉是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2分) ②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1分) ③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1分) 22、①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2分)

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2分) ③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2分) 23、①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1.5分) ②合理地组织活动,有利于维持有意注意(1.5分) ③激发间接兴趣(1.5分)

④培养抗干扰与分心的意志力(1.5分) 五、论述题(24%):

24、答: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思维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2)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25、答:在当代心理学中,人们分别采用个情绪和情感来更确切地表达感情的不同方面。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