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9 12:01: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崔建兵 李宏 刘海英 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02期

摘 要: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以保障性资助为主,主要强调经济上的帮困,存在贫困生评定标准不科学、资助育人功能不明显、无偿资助弊端凸显等问题,资助工作的时效性不高。笔者通过运用发展性资助的理念,提出了强化发展性资助育人功能、实施发展性资助项目化、构建发展性资助项目考核机制等对策,增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贫困生;发展性资助;高校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有效解决了贫困大学生最基础、最迫切的保障性问题,对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群体的不断变化,贫困大学生的发展性诉求凸显,表现为思想道德品质、专业技能水平、文化综合素质、身心健康等全面发展的需求亟待满足。因此,对贫困生的资助不能停留在经济资助,而应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将贫困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高校保障性资助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评定标准不科学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目前多数高校在贫困生评定时规定,申请者不仅要提交贫困证明(学生生源所在地民政部门、乡镇、街道出具的贫困生证明或者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还需要在全班公开演讲,以公选形式选出班级困难生接受国家资助。这看似公平合理的评定,着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很难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的真实性、各地的消费水平和家庭收入影响评定结果、采取贫困生演讲易伤自尊。 (二)资助育人功能不明显

貧困生资助既具有经济功能,又具有教育功能。目前,学生资助工作多数停留在经济层面上,为贫困生提供了一个教育机会,却没有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没有形成贫困生资助的整体思路和方法,使资助偏离了贫困生成长、成才的主题。对贫困生进行经济上的资助可以解决经济需要,但却难以解决他们因贫困而产生的在学习、个人能力、人际关系、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困境。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阻碍学生健康成长,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社会问题。

(三)无偿资助弊端凸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前高校资助体系以经济资助为主,将资助经费直接发放到学生手里,用于改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但部分学生获得助学金后用于挥霍,如旅游、购买高档电脑、手机等,在其他同学中产生了负面影响。国家对高校无偿的资助政策,弱化了学生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让贫困生产生“坐享其成”的心态,部分不贫困或者相对不贫困的学生争当贫困生,既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流失,也偏离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初衷,弱化了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价值和实际效能。 二、发展性资助的内涵

发展性资助是在保障经济资助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以育人为本的教育实践项目,注重贫困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努力为贫困学生的发展提供经费和机会,促进困难生在专业学习、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资助,最大限度地满足贫困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成才。发展型资助既是高校基于教育权利平等视角下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的经济和物质帮扶,也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对教育资源配置做出具体的调整。

三、对贫困生实施发展性资助的对策 (一)强化发展性资助育人功能

资助育人就是要以扎实的资助工作为基础,培养受助学生的科学精神、思想道德品德、专业技能水平、人文综合素养,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成长成才。高校贫困生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展开,将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把目光和资源集中到贫困生的素质发展与能力提升上,让受助学生同样享有成长成才的机会;要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把握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引导青年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受助学生社会核心竞争力;要加强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培养青年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二)实施发展性资助项目化

国家和高校对大学生资助的力度逐年递增,但被资助的学生综合素质没有显著提高。贫困生资助不能停留在经济层面,而应着眼于贫困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注重培养贫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实施发展性资助的项目化管理,是运用项目化管理理念,通过项目申报、项目审批、项目运作、项目检查以及项目验收等程序,把发展性资助的活动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运作的过程。学校应鼓励贫困生自主设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以基础知识学习项目、专业技能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提高项目、就业能力提高项目、人文素养提高项目与创业实践项目等向学校申报,经过学校审批后给予一定经费支持与指导。实施发展性资助项目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学生活动资源、规范学生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项目化管理是提高发展性资助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有意探索。 (三)构建发展性资助项目考核机制

加强发展性资助项目过程管理的考核,通过立项申报、项目评审、项目实施、考核验收等,构建发展性资助项目考核机制。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不是国家或学校下发补助后资助工作就结束了,而是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导、中期考核和验收,帮助学生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监督受资助学生的计划完成和成长情况。对于未完成能力提升计划的受资助学生,评审时就要考虑下调学生下一学年的资助等级,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大学生的能动性,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赵培.发展性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育人模式探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

[2]杜坤林.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高校助学工作范式转换及其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5).

[3]徐阔.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搭建刍议[J].经济管理研究,2015(9). [4]翁亮.高校项目化发展性资助工作实践[J].科教导刊,2016(6).

[5]徐海兰.发展性资助在帮困助学体系中的构建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