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安排调查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3:53: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安排调查报告

本学期在同学起的协助下,对本校大学生了进行调查,调查主题为大学生课外时间安排及学学习情况。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脱离了高中生活状态,学习压力有所降低,同时相对自由,课外时间大幅增加,再加上部分同学自制力差,课外学习时间比例大为减少。因此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此次调查可以大致了解学生打开外时间利用情况,以及课外自主学时间所占的比例。

调查的形式为问卷调查,在校园内随机发放问卷,最终对一百份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包括性别、年级、大学生课余时间量、大学生上自习的频率、大学生主要课余时间、大学生期望及兴趣爱好的课余活动情况、大学生主要活动时间量安排情况等问题。调查时注意将男女比例大体控制在1:1,以方便分析、研究。最终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业余时间比较充裕,有2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业余时间正好,但在大量的业余时间里无论是周一至周五还是周末利用业余时间上网的人数居高不下,而使用网络的目的也主要以聊天玩游戏的居多,单独用于学习的较少。另一方面,学生在业余时间的安排上没有认真的考虑,仅有30%同学认为安排得当,40%的同学安排一般,而30%的同学是对业余时间安排的不丰富,甚至是枯燥。因此,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基本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大学生业余活动中做兼职或义工的人数很少,仅占10%左右。这不利于大学生在技能和经验上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及后走向社会。

在课外学习方面,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学习”、社交”、“体育锻炼”是大学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因此课外学习也是课外活动的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转入到清闲的大学生活,学生没有适应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感觉不到学习的气氛,没有动力,从而开始对自己的学习放松,更多的按照自己内在的想法去安排自己的生活。本次调查对是否到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去学习这个问题中,35%的学生是肯定的,而对大一新生,更高达到52.0%,且因为查阅学习资料去图书馆的同学占到62%以上.可见图书馆、自习室是大学生自习的主要场所,在大学生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调查显示大一学生因为中学时代的学习习惯而坚持上自习,他们大多的生活习惯也依然是“三点一线”---即寝室、教室、自习室。对他们而言,习惯大学生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大二的学生因为各种学校活动而忙碌。大二生本身课余时间少于大一生,加上学习劲头不如刚到大学不到一年的大一生,他们更多时间用于社交,游戏,谈恋爱等。大三很多学生为想考研、考公务员、或是过级考试而努力,故经常上自习的人比重有所上升。大四学生忙于找工作与设计毕业论文,惟有考研的学生在坚持上自习,他们将更多时间花费在利于走上社会的实践活动。

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通过对所的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大一学生

的课外时间最多,平均达到每天六小时,而大三考研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对较少,平均每天两小时。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课外生活自我安排的态度可以看出,50%同学都是稍微安排自己的课外生活,余下的部分,约有20%是仔细安排,而大多数都是无所谓或者不安排,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己的课外生活都是没有自主安排得,由此看出出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质量出于一个不理想的水平之上,有待解决。第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类型以娱乐兼并学习为主。在学生课余活动中选择率最高的是上网,自习,而睡觉、玩手机、体育运动也是其主要活动,这说明大学生课余生活类型是以娱乐主导为主。第三,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利用情况不够理想课余生活脱离了社会,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做兼职、义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很少,体现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个方面能力与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为走向社会做准备。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性别同学对课外时间支配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在购物和健身方面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购物这一项上女生占36%,而男生只有16%;相反,在健身及体育锻炼一项上男生占30%,而女生则13%。通过性别之间的对比我们不难得出,男女生之间的课外生活所存在的差异极大程度上是受各自性别因素上的影响.其次,上网的学生多,使用时间长,上网目的不一。从调查结果看,约40%的学生每天花2-3小时上网,占其所有课余时间50%左右,且12%的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