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9701A 表面贴装锡焊件性能测试方法与鉴定要求解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2:58: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IPC-9701A

表面贴装锡焊件性能测试方法

与鉴定要求

1.范围

此规范建立了专用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电子组装件表面贴装焊接件的性能及可靠性。对应于刚性电路结构、挠性电路结构和半刚性电路结构,表面贴装焊接件的性能和可靠性被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等级。此外,还提供了一种相似方法,可以在电子组装件的使用环境与条件下将这些性能测试结果与焊接件可靠性关联起来。 1.1 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

?确保设计、制造和组装的产品满足预定的要求。

?允许以通用数据库和技术理论为基础进行可靠性的分析预测。 ?提供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和报告程序。 1.2 性能分类

本规范指出表面贴装组装件(SMAs)的性能是随最终使用的性能要求而变化的。IPC-6011:印制板通用性能规范中对性能等级进行了说明,这些性能分类并不是按照要求的可靠性而特定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可靠性要求需要通过用户与供应商协商制定。 1.3 术语解释

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的解释必须按照IPC-T-50中规定的,否则要在第3部分中进行说明。 1.4 说明

在本规范中,使用“必须”这种动词强调形式来说明此要求为强制性规定的。偏离“必须”要求的,如果可以提供足够的数据来验证的话,可以考虑使用。

说明非强制性要求时使用“应该”和“会”。“将”则说明用途作用。 为了提醒读者,“必须”用黑体字表示。 1.5 版本修订

对IPC-9701做了些改变,包括附录B——建立了无铅焊点的热循环要求准则。附录B还为目前的IPC-9701提供了有关使用无铅锡焊工艺时的补充要求。 2.适用的文件资料

下面是适用的文献标准以及这些文件的后续版本和修订部分,都属于本规范

的内容。下列文件标准分为IPC、联合工业标准、ITRI、EIA和其他。 2.1 IPC

IPC-T-50 电子电路互连及封装的名词术语与定义 IPC-D-279 可靠的表面贴装技术印制板组装件的设计指南 IPC-TM-650 试验方法手册 2.1.1 手动微切片法 2.4.1 镀层附着力

2.4.8 覆金属箔板的剥离强度

2.4.21.1 表面贴装焊接区的粘结强度(垂直拉伸方法) 2.4.22 弯曲与扭转 2.4.36 金属化孔的模拟返工 2.4.41.2 热膨胀系数,应变计法 2.5.7 印制线路材料的介质耐电压,

2.6.5 多层印制线路板的物理(机械)震动试验 2.6.7.2 热冲击-刚性印制板 2.6.8 镀通孔的热应力冲击 2.6.9 刚性印制电路板振动试验

IPC-SM-785 表面贴装锡焊件加速可靠性试验指南 IPC-S-816 SMT工艺指南与检验单 IPC-7711/21 维修与返工指南

IPC-9252 无载印制板电气检测指南与要求 IPC-9501 电子元器件的PWB组装工艺模拟评估 IPC-9502 电子元器件的PWB组装锡焊工艺指南

IPC-9504 非集成电路元器件组装工艺模拟评估(预处理非集成电路元器件) 2.2 联合工业标准

J-STD-001 电气和电子组装件的焊接技术要求

J-STD-002 元器件引脚、端子、焊片、接线柱及导线可焊性试验 J-STD-003 印制板可焊性试验

J-STD-020 塑料集成电路表面贴装器件湿度/回流灵敏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