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8 17:49: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
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形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考察文学艺术现象的理论结晶。它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定位文学艺术,突出了文学艺术的实践性和阶级性,并且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要内容:
狭义上: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文艺理论思想。 广义上:除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还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西方拓展的成果,包括列宁、普列汉诺夫、高尔基、毛泽东、邓小平以及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等人的文艺理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形成、发展及其体系面貌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的形成 1、转变期(1844年以前) 2、确立期(1844-185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着马克思新的文艺观、美学观的正式开始。《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由三个部分。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26岁)流亡在巴黎,写下这批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 (1)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观点。
(2)提出了人的五官感觉(包括审美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的审美活动的本质是人在他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到自己的全面、自由的感受。 (3)提出美感区别于“囿于粗糙的实际需要的感觉”,是一种在实践中形成的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超越实际功利目的的全面、丰富、自由的感觉。 (4)提出艺术是一种特殊生产方式。 3、成熟期(1857-1872)
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 (2)“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3)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4、总结期(1872-1895)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体系特点 (一)体系的存在与重构之辨
1.关于体系存在与否的争论 2.对体系否定说的否定 (二)体系的性质与特点
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文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手里,始终是整个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始终是进行战斗的精神武器。
2.理论与方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其实也是一种认识和掌握艺术规律的方法。 3.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普遍规律的宏观视野中来考察文艺的特殊规律,是寻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统一的。
- 1 -
三、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西方的发展
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上演着两条道路发展: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路线。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一般说来,它主要是指在西欧和北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产生、传播和流行的,基本上以马克思主义或某种马克思主义为旗号的文论体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共同特征: (1)他们都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或“物化”现象以及资本主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
(2)他们或多或少地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特别是马克思的某种论述、观点、立场、方法作为出发点,加以发挥和阐发,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文论体系。
(3)他们的目的都是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全面发展人和解放人的学说。 (二)以苏联和中国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路线。
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俄苏和中国的本土化,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与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俄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论。
2.主要发展阶段
(1)列宁主义文论 代表人物:列宁、普列汉诺夫、高尔基。 (2)毛泽东思想的文论 (3)邓小平理论的文论
第二章 经典形态的艺术研究方法论 一、唯物史观:使文艺研究成为科学
1.文艺研究方法上的唯物史观并不是“经济决定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2.唯物史观不是现成的公式,而是研究历史的指南。因此,我们不能像贴标签一样贴到各种事物上去,而不作进一步研究。
二、文学研究的绝对要求:历史主义原则
1.一切文艺研究,都要从历史事实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2.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研究文艺。
3.都要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对各种文艺现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都要批判继承地对待历史遗产。 三、辩证的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黑格尔的方法论中提取出他的辩证法思想,并把它置于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加以创造性的运用。
1.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建立了科学的艺术历史发展观,对文学艺术发展的动力、规律和前景,作了辩证的唯物的界说。
2.提出了文艺现象普遍联系的学说,真正把文学艺术放到社会及其自身发展的超大系统中去考察。
3.创造了能动的文艺反映论。
4.指出文学艺术的变革不能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来指明的理论。 四、批评方法: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 1.美学的观点
就美学的观点而言,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最重要的是看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法则,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2.历史的观点
- 2 -
就历史的观点而言,在评价文学作品时至少也有两个基本的方面:
一方面是作为批评对象的文学作品,要看其是否描写了某一历史的客观趋势。 一方面则是作为批评主体的批评家,在评价作品时应该具有所处历史时代的先进的历史视野和科学的历史眼光,这才能对作品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确定它在历史中的价值地垃和现实中的意义与作用。
第三章 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定位 一、艺术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艺术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是理解艺术与社会其他构成要素之关系的基础。 (一) 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主要用来指称在社会总体结构中反映经济基础的、体现统治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居于统治地位的那些幻想和思想等。所以说,那些不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观点、不带阶级性的艺术作品就应当归于非意识形态。不管是属于意识形态的艺术还是非意识形态的艺术,从更大的范围来看,都属于社会意识。因此,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二)艺术同其他社会要素的关系
1.经济基础对艺术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 (2)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
2.艺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且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艺术促进或阻碍经济的发展
(2)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二、艺术掌握论
马恩关于艺术的审美特性有一系列的论述,我们将其总称为艺术掌握论。 (一)艺术掌握的提出 三种掌握:
1.实践精神的掌握:
所谓实践精神的掌握,就是以付诸实践为直接目标,不脱离具体的实践内容的意识活动。主要特征:务实性,经验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2.宗教精神的掌握:
所谓宗教精神的掌握,就是构造、相信并崇拜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秘力量和神秘世界的意识活动,它的直接目标是为人们提供信仰。主要特征:幻想性、情感性、超人间性、信仰性。
3.艺术精神的掌握
(二)艺术掌握的特征
1.形象性:文学艺术的发生离不开人类的想象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艺术掌握的特征之一便是借助想象对材料进行加工。
2.情感性:文艺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性是艺术掌握的特征之一。
3.个体性:由于创作者在个人生活经验、政治立场、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在艺术创作中,作家有必然不可避免地把这种个性差异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中,给艺术打上个人的烙印。
4、审美性:马克思恩格斯多次从美和审美的角度论述过艺术掌握。 (三)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
1.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化的基本含义就是形象化、审美化,也就是要符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 3 -
(1)卓越的个性刻画。 (2)广阔背景的描述
(3)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2.席勒式:“席勒式”的基本含义就是概念化。 三、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艺术是广泛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四、艺术的社会作用与价值
(一)具有促成社会变革的力量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必然体现着一种关于社会或人的美好的理想的现实性趋向,它必然会通过对人的鼓舞、启蒙或激发,变成创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而促成社会的变革。
(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即文学的审美价值(包括娱乐价值、教育价值等)对人的效果。 第四章 艺术生产论 一、艺术生产的提出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出现了“艺术生产”概念的萌芽:
a.“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艺术生产的特殊性。
b.“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艺术生产受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制约和决定。 2.《德意志意识形态》将精神活动称作“生产”:
明确提出了意识的生产、精神生产的概念。“语言中的精神生产”,实际包含艺术生产的思想。
3.《<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首次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
认为艺术是一种活动、一种生产、一种实践,并且是一个系统、一个过程。从此以后,艺术生产就作为一个明确的文艺学概念确立下来。 二、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异同 (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一致性
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统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同时艺术生产还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因此,两种生产必然具有某些类同性和一致性。
1.无论是艺术生产还是物质生产,都离不开精神因素的参与,都要经历一个凝神结想的构思过程。
2.都要和一定的物质材料打交道,都要经历一个内心形象的物化过程。 3.都具有社会性。
(二)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区别
1.物质生产以体力劳动为主,艺术生产则以脑力劳动为主。
2.物质生产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为目的,其产品所具有的价值主要是物质价值;艺术生产则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为目的,其产品所具有的价值主要是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
三、艺术生产力与艺术生产关系 (一)艺术生产力
所谓艺术生产力就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精神资料和物质资料生产出物态化的艺术作品的能力。具体地说,艺术创造的技巧与经验、艺术的形式和规范、艺术产品和审美价值取向等,是构成艺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二)艺术生产关系
所谓艺术生产关系,指的是在一定物质生产关系制约下的艺术生产者、艺术消费者和艺术生产资料占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4 -
四、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
生产和消费之间除了具有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一面外,还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中介、相互推动、相互转化的一面。
(一)从生产环节来说,生产生产着消费。
1.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创造出消费的动力。
(二)从消费环节来说,消费生产者生产。 1.艺术产品在消费中才得以到最后完成。 2.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和目的。
第五章 艺术发展的历程
一、“不自觉”的艺术与艺术发生的条件 (一)“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二)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
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束缚后精神上的自由感。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获得的最高享受,也是人类心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三)想象与实践能力的作用 1.想象的能力
2.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两种能力 (1)人手的能力
(2)语言能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能力的完善则为更成熟的文学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优秀的作品往往代表了语言中的最优秀的部分,是语言中的典范与精华。 (四)文艺产生的根源——劳动
关于艺术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模仿说 游戏说 巫术说 艺术发生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劳动。 二、艺术的发展及其形态
艺术发展与社会分工:原始艺术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 三、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发展的关系 (一)“不平衡关系”的实际表现:
1.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比较中发现。 2.从不同时代同一国家的比较中发现。 3.从同一时代不同国家的比较中发现。 4.从同一时代同一国家的比较中发现。 (二)“不平衡关系”表现层面
1.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 2.“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种情形”。 第六章 艺术形式与艺术风格 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一)亚里士多德“四因说”
质料因:形成食物最根本的物质资料;
形式因:决定这个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个事物的本体的原因; 动力因:指事物发生运动和变革的动力因素;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