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毕业论文--国内外书籍装帧设计的比较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16:32: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经折装

又称折子装。出现在9世纪中叶以后的唐代晚期。装帧的形式是依一定的行数左右连续折叠,最后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前、后粘裱厚纸板,作为护封。经折装克服了卷子装的卷舒不便的问题。(如图4) 5.蝴蝶装

适用于雕版印书的特点而创造了蝴蝶装。此种装帧形式是把印好的书页,以版心中缝线为轴心,字对字地折叠。以版口一方为准,逐叶粘贴,打开书本,版口居中,书页朝左、右边展开。宋元时期盛行此装帧形式。因蝴蝶装的书页是单页,翻阅时,易产生无字的背面向人,有字的正面朝里的现象,阅读不方便是蝴蝶装的缺点。(如图5) 6.包背装

装帧的形式是将书页正折,版心向外,书页左右两边朝向书脊订口处,集数页为叠,排好顺序,以版口处为基准用纸捻穿订固定,天头、地脚、订口处裁齐,形成书背。外粘裱一张比书页略宽略硬的纸作为封面、封底。此装帧形式缘自包裹书背,所以称其为包背装。包背装的书籍出现在南宋后期。元、明、清也多用此形式。如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等。(如图6) 7.线装

装帧形式与包背装近似。书页正折,版心外向,封面、封底各一张,与书背戳齐,打眼订线。线装书既便于翻阅,又不易散破。线装是中国传统的装订技术史上最为进步的形式,具有典雅的中国民族风格的装帧特征。线装书的出现,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装帧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民族风格,至今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书”的象征。(如图7)

总结: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对现代书籍装帧是深层影响和潜移默化的。 现代书籍装帧之所以发展到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古代书籍装帧对其影响是很深刻的,从中借

4

图4

图5

图6

图7

鉴,

从而促进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发展。 (2)国外古典书籍装帧形式 1.莎草纸书

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是用修建过的芦苇笔写在尼罗河流域湿地生产的纸莎草纸上,呈卷轴形态。纸卷在木头或象牙棒上,平均6或7米长,最

长有45米左右,这也是目前可认知的书的一种形态。纸莎草纸未经化学反应处理,因此有怕虫咬,不易保存的弊端。当时,信纸在古地中海沿岸,希腊,罗马等地广泛使用,公元前3世纪,将近用了11个半世纪,约有4000年,而真正意义上纸的使用也只有一半的时间。(如图8) 2.羊皮纸书

说到羊皮纸的产生,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公元前2世纪,小亚细亚的帕加马国王想建一个图书馆,而埃及托勒密国王担心这座图书馆会超越自己的,于是禁止纸莎草纸的出口,结果反倒激使帕加马成功研发出可以两面书写的新材料—羊皮纸。 羊皮纸比纸莎草纸要薄而且结实的多,能够折叠,并可两面记载,采取一种册籍的形式,与今天的书很相似。

但罗马人,希腊人把写在羊皮书上的实用类读物称为册子,而将文学类读物仍然记载在纸莎草纸上,显然是对新生的羊皮纸载体抱有轻蔑的心态。(如图9) 3.蜡版书

蜡版书是罗马人发明的,是在书本大小的木板中间,开出一块长方形的宽槽,在槽内填上黄黑色的蜡做成的。书写时,用一种奇特的尖笔,字迹往往不易写得规矩,在木板的一侧,上下各有一个小孔,通过小孔,穿线将多块小木板系牢,这就形成了书的形式。为了怕磨损字迹,蜡版书的最前和最后一块木板不填充蜡,功能近似今天的封面和封底。在几个世纪里,学生们往往都在腰间系一块蜡版,

图11

5

图8

图9

图10

这是很独特的书籍形态。(如图10) 4.手抄本书

当时人们阅读习惯于发出声音,为了适应这一习惯,早期的手抄本书写不将单词断开,也没有标点和段落的划分,12世纪以后,才渐渐出现简单的标点符号,页码等现在书籍元素。由于文字编排日趋科学化,精细化和条理化,加上12世纪以后小开书籍的增多,一些更关注文字,侧重自己读书感受的读者,渐渐发展了无声的阅读方式。(如图11)

总结:国外古典书籍和中国传统书籍最大的不同点体现在国外的书籍要求内页的各种排版、装饰与中国书籍严格的外在装帧形式的差异,正因为存在这种差异,才使得中西方应当各自弥补自己的不足,取他人所长避自家所短,在这看来,现代的书籍装帧设计更应该完美结合中西方古典的书籍装帧。

(三)国内外书籍装帧形式语言比较

优秀的设计首先是思想的表达,设计的立意尤为关键,但是准确的表达这个意图却是非常关键的,采用怎么样的手法和怎么样的表达媒介都是需要好好考量的。优秀的设计作品就是最真实的表达设计意图,所以构思和表现的方式显得的非常重要。中国设计往往喜欢用到线条,用最为简洁的作品创作出最为深刻的作品。在中国画中,大家的落笔,寥寥无几,但是却意境深远,气度高雅。与国内不同的是,西方设计喜欢理性的解构,用严谨的色块去表现画面。中西设计在画面感觉和色彩方面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异。中国画所追求的是一种意境,色彩多淡雅,色度为浓、淡、干、湿、焦,这些素雅的颜色便能表现出画家的高雅境界。而西方一开始便是严谨的写实主义,追求光影效果,捕捉一瞬间的场景。在文字表达上,中国文字有不同的字体,每种字体都表现出不同的气质,比如圆润、肃静等。每种字体都有其不同的脸谱。而西方文字基本就是26个字母显得单调但是却不失趣味。严谨的字母组合也表现出其偏理性的一面。

美国是工业化发展较早的国家,所以书籍装帧设计方面在广告中的体现的气息也是很重的。表现在美国人的直接的一面便是他们的设计简明直接,色调绚烂,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法国人浪漫悠闲,其书籍装帧设计方面也不例外,活泼华丽是其显著的特点。日本的书籍装帧设计,有很强的本土气质,但也不失潮流,它的设计简洁、活泼、内敛但是却又在细节上做的很好,日本在60年代经济过热的时期,

6

一度丢失了自己的文化,后来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便从新拾起了自己的文化,做出了很多优秀的品牌比如无印良品、优衣库,其书籍装帧设计方面也是同样的设计理念。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些书籍装帧设计和定义都表现了日本鲜明的本土特色和现代感。民族特色传播着自己的文化价值,我们要好好学习并加以发挥。中国书籍装帧,及继承了国画中素雅、古朴、意境高远的理念,又带有西方文化元素,所以中国现代设计才兼容并包有着强烈的优雅东方审美情调。综上所述,由于文化的差异东西方的书籍装帧设计分别代表着感性的素雅与理性的严谨。

四、国内外设计文化的交融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国的设计技术、观念和思路都还远不如国外。但是又在现代信息全球化的推动下,有不少新的技术、材料、思路不断的涌入中国,使得我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这不是个坏事,相反,这还给我国给个领域起到了助推的作用,那我们更加应该按照洋为中用、取长补短的原则,借鉴国外先进的书籍装帧艺术,从而汲取一些有用的东西,来发展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生产出更多、更精美、更好地反映内容的书籍来吸引广大读者,使我国书籍装帧艺术发展到一个新水平。但话又说回来,我国固有的传统书籍艺术不能丢,我们应该挖掘民族文化潜在的、可以代表民族本质的要素,然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籍装帧艺术。凭借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魅力,以自己独具本土化风格的设计语言屹立于世界设计之林,成为引领设计潮流的先锋。

结语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书籍装帧设计的比较研究,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设计师要不断地从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吸取养分,对传统文化继承发扬的同时还要进行创新,对外来文化应努力在对方的文化中寻找互补有益的因素,把我们的文化与西方的设计思想更好的结合与再造。全球化是现代设计的一个趋势,在多元化的发展中现代设计的民族风格与人文特色随之增强,使具有中华神韵的设计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7

参考文献:

[1] 范静: 《心目沟通——视觉的感动》, 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4.10. [2] 钱为群: 《书籍装帧》, 上海:交通出版社, 2011.05. [3] 李爱红: 《书籍设计概论》, 2005.06. [4] 丁建超: 《现代书籍设计概要》, 2003.06.

[5] 朱鄂: 《视觉语言丛书》, 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8.03. [6] 邓中和: 《书籍装帧创意设计》,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03. [7] 邱承德、邱世红: 《书籍装帧设计》 ,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2007.02. [8] 张森: 《书籍形态设计》,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05. [9] 杨梦桾: 《书籍设计速查手册》,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01. [10] 邓中和: 《书籍装帧创意设计》,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02. [11] 钱存训: 《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 , 北京:图书馆出社 ,2002.11. [12] 杨永德: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04. [13] 邱陵: 《书籍装帧设计知识》,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2006.0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