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5:09: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曲阜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成绩、问题及对策
作者:杜凯丽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7期
摘 要:自1999年国务院提出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机制以来,校本课程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在这期间,许多学校摸索出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成就,但也出现了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曲阜市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校本课程;曲阜市;中小学;成就;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228-01
建国初期,为了确保我国教育质量,也为了便于集中管理和评价,各级教育实施的都是法定的国家课程。这种单一课程,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教师教育思想的僵化,学生思想个性的单一等缺点。1999年,国务院做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由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分权的课程开发模式的转变。新世纪初,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三级分权的课程政策逐渐由理论转化为课程实际,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成为了教育研究中热点与难点。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发展,许多学校在开设校本课程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是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本文简要陈述曲阜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课程实施取得的成就
山东曲阜市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人文气息十分浓厚。大量的文物古迹、独特的风俗民情,使得本地的中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里,曲阜市无论从街道名称还是店铺门匾,无处不体现着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处处可见的城市宣传语,更是直接引用自四书五经,这就为本市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定位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曲阜市各级学校因地制宜,依托本地的独特优势,以传统文化为主,开展了课堂形态的校本课程和活动形态的校本课程。课程形态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像“诵读经典”、“五百工程”等都属于课堂形态校本课程。活动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主要以课外实践活动为主,像“感受孔子”“我爱我家”灯都属于活动形态的校本课程。到目前为止,这些课程都已取得显著成效:
(一)凸显了学校特色教育。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的反映。曲阜作为孔子故里,每年都要接待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文化友人前来交流。比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不定期的举行中韩、中美文化交流,互派学生进行文化访问。还专门设有韩国部,教授长期在此学习的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中小学生。这些学生之所以选择曲阜,正是看中了这里儒家文化发源地的特殊文化地位和文化氛围。开展以《论语》为主的语文校本课程,既武装了本校的中国学生,使他们无论在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方面还是在与外国友人交流、充当文化使者方面都可以得心应手,充分显示中华名族的文化底蕴,做好传播中华文化的工作,同时还起到了宣传学校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二)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就是为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曲阜中小学的学生由于对孔子及一些儒学经典语录耳熟能详,所以开展“诵读经典”、“演绎经典”不仅能满足了他们对孔子的探究兴趣,还通过自编自演汇报学习成果的形式保护并进一步激发了学习、探究的兴趣。并且在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搜集、整理、利用各种形式的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和视频资料,还需要同学间科学地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这就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历史素养,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三)增加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活动型校本课程“感受孔子”和“我爱我家”两大类课程。“感受孔子”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孔府、孔庙、孔林,观看大型舞台剧“杏坛圣梦”,使学生们系统直观地了解了孔子——这个他们身边的伟大人物,参观孔子研究院则使学生初步地感受到儒学的博大精深,有利于他们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改造,两方面无疑都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我爱我家”课程,则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搜集曲阜独特的风俗人情、衣食传统,了解曲阜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杰出的名人贤士,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为曲阜的发展储备了后续人才。 二、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一)有些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就是将已有一些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课加以扩展,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校本课程。这是校本课程建设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实际上,校本课程的开设需要吸收活动课、选修课以及兴趣小组活动的经验,但同时更应注意体现学校为本的基本思想。学校原有的活动课、选修课、兴趣小组活动等,只要是学校自主决定的,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可以加以完善利用,开发成系统规模的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实施多数只由单科老师完成,这就导致了由于教师术业有专攻而出现的知识或能力的不足。如在课堂校本课程中,学生对孔子的一些历史事迹、野闻趣事比较感兴趣。为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就需要讲解这部分的内容。而诵读任务通常是由语文老师来完成,这时如果还只靠语文老师自己完成,则大体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语文教师的精力已经全放到语文课的授课过程了,对校本课程的相关备课就只能敷衍了事;另一种是教师认真的查询相关资料,但这就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可能会影响到语文课的备课质量。实际上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项集体协作配合的事业,所以必须消除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界线,加强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在新课程实施之前,多数教师从未接触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日常工作仅限于教学领域。新课改之后,教师不但肩负着教授国家课程的教学任务,还承担着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究、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任务。这就给教师造成了沉重的工作负担。有些学校为保证国家课程的教学质量,确保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将本校的行政人员和年龄较大、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安排为校本课程教师,他们被戏称为“圣贤”(一线教师之外的剩余人员、闲杂人员)和“长者”(年龄较大)。可以想象,无论是从无经验、工作量繁重还是闲闲人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其实国家和政府对校本课程的投入并不小,学校有能力、也有财力培养专门的校本课程教师,以此来保证这项复杂、而又具有重大影响的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矛盾。21世纪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高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生必须打赢的一场恶战。在这种情势下,校本课程很难保质保量的顺利开展。很多学生迫于各种学业考试的压力,希望老师能把把校本课程上成语文知识巩固的课型,把相对比较繁难的文言文练习引到语文校本课程的学习上来。多数家长更是认为上趣味类的课或社会实践课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甚至还有相当比例的老师也表示担心学生因此耽误了学业。学校在国家课程教学计划不能顺利完成的前提下,动辄取消校本课程,文化课教师也时不时地和校本课程教师要课时。这样,基于各方面因素,校本课程授课时间往往得不到保证,这些都影响了校本课程的实施。针对这样的情况,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需要调整相应的教育制度,趣味性的东西,没有人不喜欢。但要按时保质的完成授课,不仅需要教师的专业素质,更需要教育部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彻底消除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对各种选拔性考试“一分定天下”的担忧。 三、小结
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年来曲阜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分析了在此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囿于学识和经验的限制,文中的建议和对策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讨论,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就教于方家。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1(9):53-58. [2]吴永军.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核心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4(3):5-8. [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