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优质说课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4:25: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20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民风民俗”,有《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三篇精读课文和《藏戏》一篇略读课文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同时,本单元学生要接触的语文阅读训练要素是“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在感受主题和掌握要素的帮助下来实现学生的表达能力: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承载着实现上述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通过展现一幅幅北京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出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以时间和人们的活动为线索组织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学生探

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目的

1.会写“醋、饺、拌”等生字,掌握“腊月、展览、风筝”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4.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和北京的春节习俗,并能说说当地的春节习俗。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2.难点:能感受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但本文有较多的场景描述,有较强的画面感,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真切地感受北京的春节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并引领学生理解本课所展示的民俗的内涵春 节代表的亲情、乡情、祝愿、期盼,以及由此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关于表达方法的领悟,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应着重指导学生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和准备。

三、说教学方法和准备。 1.教法:启发式和自主学习法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阅读体验法

3.教学准备:课件,春节的图片,学生课前预习。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1)借助课文注音和工具书解决课文生字词,将课文读准确、读流利。父号

(2)作者写了春节期间哪些重要的日子? 2.指名读课文,一个学生读一自然段。 (相机指导词语)

3.读完课文,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是怎样的? 自由回答,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四“祥和”等关键词。 4.文中描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的日子?

交流,明确:腊八一腊月二十三一 除夕一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一 正月十九。

(二)再读课文,感受过年的味道。 1.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北京人的春节过得又热闹又喜庆。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能不能找到年的味道,能找到哪些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