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20: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姓名:李 研 学号:2012312140 专业:14农学

2016年7月4日下午,我们14茶学班的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花红村花红洞开始了野外实习。我虽然专业调换到了14农学,但是我也随班一起到了这里。通过对土壤肥料学的基础课程一学期的学习,我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和对土肥的了解,而这次的实习正好可以促使我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更多的结合在一起。

一、实习时间:2016年7月4日——2016年7月5日

实习地点: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花红村花红洞,环境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亚热带地区,东经102°36′42″,北纬25°3′24″,海拔2180m。

二、实习工具

铁铲、锤子、小刀、坡度测量仪、酸碱指示剂、白瓷盘、卷尺、对照表、盐酸。

三、实习内容及分析 1、土壤的形成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后再经成土作用形成的阶段性产物,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变得疏松多孔,部分矿物彻底分解成可溶性物质。生物的活动不仅加快了岩石风化的进程,而且为土壤积累有机物创造了条件,于是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诞生了。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包括气候、母质、地形、生物、时间等五个方面。本次实习地主要为沉积岩,其成土过程主要是经过很多年的转移变迁和水流冲刷和风化的作用,渐渐形成的沉积岩。花红洞的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其主要形成原因是流水的侵蚀和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的流失和堆积作用,渐渐形成的独特的自然风光。

2、不同山体的土壤

山顶:山顶的土壤较为粗糙,质地偏轻,颗粒多,石块石粒多,淋溶强,土壤的耕层薄,PH低,是残积母质,常常被雨水等剥蚀到低处。

结果:土壤颜色:暗灰黄 无石灰性 PH为4.5

山腰:坡积母质,土层厚,主要是粘性土壤,多是为沉积作用形成的,土质较细。

结果:土壤颜色:暗灰黄 无石灰性 PH为5.0

山脚:山脚的土壤颜色为黑棕色,多受到洪水的冲积作用,为洪积母质,拥有较厚的土层,常常形成冲积扇(边沙中黏)。

结果:土壤颜色:黑棕色 无石灰性 PH为5.5

田地:土层较厚、适合作物生长,田间的土壤长期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 结果:土壤颜色:淡中红 无石灰性 PH为6.5

经过本次实习调查,我们了解到了从山顶到田地的土壤的变化这样采用采样法测PH和石灰性的有无及判断土壤颜色等,根据以上结果来掌控不同山体土壤的基本属性。

方法:(1)土壤的颜色比较;

(2)两种试剂:10%HCl(稀)、酸碱指示剂

不冒气泡→无石灰性产生一点气泡→微石灰性滴HCl(稀)与碳酸盐反应有明显气泡→中石灰性产生大量气泡→强石灰性 酸碱指示剂正常的颜色是绿偏黄,在野外时,若指示剂变为蓝色,说明此时指示剂呈碱性,可加入西红柿或橙汁来使指示剂恢复;若指示剂变为红色,说明此时指示剂呈酸性,可加入少许烟灰或草木灰使指示剂恢复。

采集土壤样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防止样品相互干扰。

测PH值时:取5g土壤样品于白瓷盘上,滴入酸碱指示剂到刚刚淹没土壤样品后,在继续滴加2-3滴,将白瓷盘放在手掌上轻轻摇晃,并比对比色卡(精确

度为0.5)。

3、土壤剖面

经观察剖面自上而下依次为A00(枯枝落叶层)A0(腐殖质层)A(淋溶层)B(垫基层)C(母质层),PH值逐渐升高,颜色变浅,上松下紧,潮湿度变大,植物根系分布逐渐减少。通过土壤剖面测定我们对土层的形成有了更多的了解。

4、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

石灰岩: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岩石,简称灰岩,又叫石灰石。石灰岩是喀斯特地形主要构成的成分,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的灰色或白色的沉积岩。可与稀盐酸反应,多生长喜钙的植被,如松树、柏树。

砂岩: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其中砂粒含量大于50%,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最常见的颜色有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有的砂岩可抵御风化,砂岩透水性较好,含Ca、Si、粘质土壤等,植被多是高大的乔木。

页岩: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和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页岩不透水,在静水的环境中,经泥沙长时间沉积形成,常包含古代动植物的生物化石,常存在于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带。具有光滑的表面成片且易风化,土层厚,多生长高大的乔木。

砾岩:由30%以上直径大于2mm的颗粒碎屑组成,经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形成,带棱角,一般生长喜钙的低矮灌木。 5、视频学习

通过视频学习。主要了解到云南土壤的分布、特点及分类等。云南省以山地为主,自然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地域的垂直分化十分突出,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在云南常有十里不同天,十山分四季的气候特点。第二个视频是以石林为例介绍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及特点等。喀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林景观的形成是由于海底岩石因地壳云南被整体向上抬升,又由于火山喷发后受岩浆覆盖保护,当岩浆被雨水侵蚀后显现出来的。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结合的作用,还可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等景观。

四、实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