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邓稼先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8:10: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1 邓稼先

【学习目标】

1、 概括各部分内容,了解文章内容结构特点,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结合内容,全面具体的评价人物。 3、明确重点语段的写法及其作用。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杨振宁 :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2、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又在艰苦的环境下带领中国科学家成功的为中国造出了第一枚原子弹和第一枚氢弹。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3、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 写作背景: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是同乡、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掌握字音字形,了解作者,梳理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一、注音写字,理解词语: 1、给加点字注音。 邓稼先( ) 孕育( ) 开拓( ) 大厦( )无垠( ) .....元勋( ) 殷红( ) 彷徨( )( ) 任人宰割( ) .....鲜为人知( ) 至死不懈( ) 鞠躬尽瘁( )( ) 参与() ....妇孺皆知( ) 燕然勒功( )( ) 勒紧 ( ) 颤()抖 摄()制 ....

萦()带 强()占 殷()红 殷()切 2.写出汉字,并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选聘pìn ( ) 元 xūn( ) 开tuò() ái()症 dàn()生

zhèn( )荡 仰mù( ) chóu( )划 ( )躬尽( )死而后( ) ( )然不同 家( )户晓 可歌可( ) 当之无( ) ( )出不穷 妇( )皆知 锋芒( )露 ( )而走险 兽( )亡群 马革( )尸

1

知人之( ) 风悲日( ) 引人( )目 燕()然勒功

二、识记文学常识(重点内容)

三、 速读课文,圈划关键词句,概括出每部分内容,揣摩文章安排内容的顺序,

理清作者思路(结构)和情感。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1、评价人物。 2、明确文章写法及其作用。3、理解语句

一、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具有哪些优秀品质?结合内容谈谈你对邓稼先的评价。

二、阅读相关内容,结合上下文理解回答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三、试阐释句子含义: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2、“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3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