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6:17: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

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 杨磊 课标要求: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作用;了解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内涵及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

养成重视教材的习惯,不仅要重视正文、插图、知识链接等内容的阅读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对教材表述的透彻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寻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性,认识到“实事求是”是其精髓所在。 课时:1课时

重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南方谈话等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难点: 认识到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导入:

简单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展示两幅书法题字,引出问题,猜测哪一幅“实事求是”的题字是毛泽东的字迹?

(可能的理由1,字如其人,从毛泽东的革命浪漫主义入手;理由2,教材75页邓小平题字图片;……)

【设计意图】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阐释出本课主要线索——实事求是,引导学生注意到“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性。 教学过程:

一、“实事求是”与邓小平理论

1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展示记录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几个历史瞬间的图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手稿、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邓小平在十二大会场、邓小平92年视察深圳、邓小平看望十四大代表、中共十五大会场。请学生选取其中两个最为关键的瞬间。

【设计意图】学生可能分不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哪一个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

展示教材75页,“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引导学生思考,如此重要的会议,为什么只开了五天?

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A补充展示材料,手稿的要点。 B

B补充展示材料,必修二教材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比较邓小平讲话要点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在发现两者相似之处的基础上透彻理解“邓小平的这篇讲话是开辟新时期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了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关键性意义。

⑵南方谈话

问题1,南方谈话的背景?

(学生可以轻易找到人民版必修三教材75页内容,“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为透彻理解教材,需要进一步追问学生:“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和“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

2

键时期”的含义?估计学生对“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的知识储备不足,补充材料,“1991年6月15日《人民日报》邓力群文章”)

【设计意图】追根问底,补充材料,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教材,试图避免学生出现对教材表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问题2,南方谈话的内容

请学生阅读教材分别指出判断实践的标准;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⑶当堂练习

练习1,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会议是( A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设计意图】答案参见人民版必修三75页插图。启发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关注教材正文,而且关注插图、知识链接等“边角之地”。

练习2,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论断的时间( B )。 A.1978 B.1979 C.1982 D.1992

【设计意图】答案参见人民版必修三75页知识链接。启发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关注教材正文,而且关注插图、知识链接等“边角之地”。

练习3,你推测 1979年的谈话没有公开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公开,你认为能起到南方谈话的效果吗?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设计意图】答案从当时改革开放刚开始,计划经济的思想占主导地位;经济转型的条件也不具备等角度思考。进而认识到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展成熟。得出理论来源于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结论,突出本课的主线——实事求是。

2、邓小平理论的影响

展示普通人记忆中几个难忘瞬间的图片, ⑴1984年“小平您好”的条幅。

问题:从曾经的“毛主席万岁”到“小平您好”,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体现邓小平理论不仅包含经济上的改革开放,更是国人的思想上的解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