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4:26: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九课 对花

教学目标:

1、能在快乐的气氛中演唱河北民歌《对花》,初步体会河北民歌的特色; 2、能了解对唱的演唱形式,能掌握上滑音、倚音的演唱方法;

3、了解民歌最基本的创作方法,能在《对花》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作。 教学重点:

学会用富有河北民歌特色的音调演唱《对花》 教学难点:

1、《对花》的歌词创作 2、 河北秧歌动作的学习

教具准备:手绢、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音乐课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河北民间,那里的人们每逢过节或遇喜庆的事情大伙儿就聚集起来,载歌载舞,非常热闹。这不,那里又在过节呢?大家听着音乐,随着老师的舞蹈一起来体会一下这热闹喜庆的气氛吧?(教师跳一段秧歌舞、拿着手绢,《对花》为伴奏音乐)

师:大家感受到了喜庆的气氛了吗?大家觉得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喜庆的气氛呢?

师:今天,老师也带领大家到他们的庆祝活动中来,学习一首河北民间歌曲《对花》。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找出这首歌曲中最有意思的一句,然后学习) 让大家看书

师:大家学得最有特色的一句是那句啊? 生:七拨弄东采咚采,得儿色。

师:这句歌词跟其它的歌词不一样,没有特定的意义,有没有觉得在模仿什么声音呢?(模仿鼓的声音。)

师:那让我们来学习下这句好吗?

2、复听歌曲(找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对唱,学习第一句) 师:大家说说这首歌曲是怎样的演唱形式呢?(对唱) 师:对了什么呢?(对花)

师:对花是中国传统民歌中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小调,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对猜花名方式嬉戏娱乐、歌曲的演唱形式也很多样,有的用乐器伴奏,甚至伴以锣、鼓边舞边歌。

2、 学习歌曲(解决难点) 教师范唱一遍

师:下面跟老师一起唱一下乐谱吧…… 师:跟老师一起演唱歌词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的小记号啊?(上滑音、倚音)

师:那大家听老师演唱对比一下,这些小记号在歌曲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师:有了这些记号啊,更能表达演唱者或劳动人民欢快、美滋滋的心情。我们试着模仿一下吧。

(跟琴伴奏齐唱一遍,不好的地方停下来练。然后跟录音来演唱一次) 师:下面,我想跟同学们来对唱,我问大家来答好吗?(唱一遍) 同学们分两组对唱,跟伴奏。 三、创编与表演

师:同学们,一年中四季花开,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绚丽多彩,你们知道春季还有什么花儿开吗? 师:夏季还有什么花儿?秋季还有什么花儿?冬季有什么花儿?好,我们分组比赛创编歌词,看谁编的最好。

(分秋季组、冬季组两个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表演)

春:桃花、杏花、丁香花;夏:荷花;秋:桂花、月季花、万寿菊;冬:腊梅花。 师生互评

四、评价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河北民歌对花,大家都表现得不错,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戴上属于自己的四季花。 板书设计:

第九课 对花 上滑音 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