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泰文化礼仪差异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2:57: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中泰文化礼仪差异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但泰国这个“微笑的国度”也同样是十分讲究和重视礼仪的。两国人民在长时间的互相交往中,文化互相渗透,但是由于不同的历史、地理环境、气候以及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礼仪。随着中泰两国交流的日益密切,理解双方的文化礼仪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一、见面礼

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由古至今有很大变化,发展到现在,保留下来的礼仪主要是拱手礼。在中国,拱手礼始于上古,有模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意为愿作对方奴仆。后来拱手逐渐成了相见的礼节,尤其是近现代,已基本成为人们主要的交往礼节之一。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情况下,男子应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男子是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如今,拱手礼仍然成为人们见面或告辞时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礼节。受西方文化影响,现代中国人打招呼也有挥手礼和握手礼,如果是与亲人朋友久别重逢还可行拥抱礼。

在泰国,受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人们见面时以合十礼为主。在重要节日,会对长辈行跪拜礼,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而在佛寺也会对佛像和和尚行跪拜礼。当然,在中国,人们参拜时也会行合十礼,但还是与泰国有所区别。泰国的合十礼是将手合十于胸前,头稍稍低下,互相问侯“萨瓦迪(你好)”。还礼时,也须双手合十,放至额到胸之间。地位较轻或年纪较轻的人,应该主动向地位较高或年纪较大的人行合十礼,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重的程度越深。地位高或年纪大的人还礼时,手不应高过前胸。和尚则不必向任何人还合十礼,即使面见国王和王后,也不用还礼,只是点头微笑致意,甚至是当父母见到已为和尚的儿子时也要向儿子行跪拜礼,由此可见泰国和尚的地位之高,佛教文化影响之深。当然,在面见国王时,人们也是要行跪拜礼以示尊敬。

二、禁忌 1.左手

泰国人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因为他们会使用左手完成如厕后的清洁,因此

第 1 页 共 4 页

一般情况下,不要用左手碰触泰国人的身体,会引起对方反感。如果是接受或赠送礼物时,也会使用右手而不是左手,以示尊重。而在中国,左右手的使用没有太多讲究。一般情况下,为了表示尊重,会双手并用,如收礼或赠礼时。

2.头部

泰国人非常重视人的头部,认为头是灵魂所在 ,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切忌勿触摸别人的头,即使是别人家孩子的头也不行。又如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在地下,或者蹲跪,以免高过长辈的头部,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敬。坐着的人也忌他人拿着东西从自己头上过。如果用手打了孩子的头,认为一定会生病。但是在寺庙,人们或蹲或坐在地上接受和尚的祝福时,和尚会将圣水(用来祭拜佛像,被和尚念过佛经的水)洒在人们头上,嘴里念念有词,多是对人们的祝福,带给人们幸运。

在中国,人们对头部却有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常常会因为喜欢孩子才去摸他们的头,长辈也经常通过抚摸孩子的头部来体现对孩子的爱护,朋友之间对头部也没有太多忌讳。

3.参拜

在泰国,从都市到乡村,从王室到乡间,寺庙与和尚的无处不在,昭示着佛教的深入人心。人们进入寺庙参拜时也有一些禁忌,如不能穿无袖或较为袒露的衣物,女士的裙子或裤子必须过膝,进入寺庙前一定要脱鞋,在寺庙要保持安静等。如果穿了不过膝的裙子或裤子,就要在寺庙买一块布包裹着下身,充当长裙,无论男女都一样。因为在泰国,裸露身体被视为对佛像的不敬。拜佛时,可以是跪着行合十礼或者侧身坐着行合十礼,然后双手打开,手心向着佛像,向下贴地时双手交叉,额头贴着手背,这就是拜佛礼。

在中国,参拜时基本上都是跪着行合十礼,但在一些佛教盛行地区,男士跪拜时还可双手握拳向下贴地,然后额头贴地。至于进入寺庙则一定要穿鞋,赤脚视为不敬,其他的倒无太多讲究。

4.和尚

在泰国,人们走在路上见到佛像或者和尚需要行合十礼。很重要的一点是,女子不能与和尚有身体上的直接接触,如果需要拿东西给和尚,可将物品放在和尚掀起的黄袍里,或是由男子转交给和尚。坐车时,女子也不可与和尚坐在一起。

第 2 页 共 4 页

泰国每年的七、八月都有佛教的节日,如守夏节,和尚要在山上待三天,不能下山化缘,所以在上山前,人们要为和尚准备食物,通常是水,方便面和鱼罐头,或者一些零食之类的。泰国的和尚饮食没有忌讳,可荤可素,真正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在泰国,男子一生中必须出家当一次和尚,有些人甚至高达七八次之多,出家的年龄和和时间不限,但最短的时间是三天。修行半年后即可成为专业和尚,可以免除兵役并且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当然,妇女不能当和尚,可由其儿子来当和尚为母亲修取功德,免受轮回之苦。

在中国,和尚一般会在寺庙饮食,不常会出门化缘,并且饮食有禁忌,可素不可荤,因为中国佛教相信,荤会引起欲望,和尚要禁欲,要六根清净,就不可食荤饮酒。并且,成为和尚是个人意愿的选择,不会强迫每个男子都要当一次和尚。而且,女子可以受戒成为尼姑,在泰国则没有。

三、饮食

在泰国,受西方礼仪影响,人们多是使用叉子和勺子作为餐具,通常会把米饭勺在盘子上,然后左手持叉右手持勺,每盘菜都会有一个公用勺子,供人们把菜放到饭上。只有在吃米粉汤或者面条时才会使用筷子,一般情况下,泰国人多是以米饭为主食。泰国人对于烹调蔬菜认为不必煮熟,保持原汁原味才是最好的味道,而且能保持人的健康。比如说炒饭的时候,他们会把肉和饭炒熟了,然后放入青菜、西红柿、洋葱等,不到十秒就可以上盘了,所以经常能吃到“原汁原味”的蔬菜。并且,泰国人处理蒜头时,是不会把蒜头皮剥掉的,比如煮米粉汤的时候会直接整颗蒜头不剥皮拍碎放入汤里,所以,如果吃到的话请不要大惊小怪,这是在泰国很普遍的做法。泰国人无论吃什么都喜欢放很多调味料,比如鱼露、辣椒、醋、糖等,当然有时候会觉得他们的搭配很奇怪,比如往米粉汤里放糖,咸味中多了甜味,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味道。

在中国,当然多是以筷子为主要餐具,只有在喝汤或喝粥时才会使用勺子。并且盛饭一般是放在碗里,左手端碗右手持筷。南方以米饭为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食,但又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气候造就了人们不同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第 3 页 共 4 页

【1】陶黎铭、厉琳.中西文化聚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2-34.

【2】邓丽娜、杨阳.中泰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礼仪差异[J/OL].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3.

【3】蒙飞.泰国:温润的微笑[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36-43.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