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丹东十七中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1:22: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七、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画出反射光线和玻璃中

的折射光线。

32. 将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完整。要求:L1与L2并联,开关S是总开关;电流表测L1

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只控制L2亮度,且滑片向b端滑动,L2变亮。

第6页,共18页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A

解析:解:A、铅笔芯的材料是碳,属于导体;故A正确; B、塑料尺的材料是塑料,属于绝缘体;故B错误; C、橡皮擦的材料是橡胶,属于绝缘体;故C错误; D、玻璃杯的材料是玻璃,属于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A。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此题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哪些物体为绝缘体,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 2.答案:C

解析:解:A、用久的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 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 C、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热水上方的“白气”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类型,是中考热学基本题型的考查,掌握物质前后状态的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

A、把一根铜导线均匀拉长后,铜导线的形状发生变化,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A错误;

B、将一根铜导线均匀拉长后,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铜导线的密度不变,故B错误;

C、将一根铜导线均匀拉长后,导线材料不变,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则铜导线的电阻将变大,故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将一根铜导线均匀拉长后,导线的质量和密度都不变,根据公式V=可知,铜导线均匀拉长后体积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 (3)密度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变; (3)电阻大小跟电阻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在材料和长度一定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在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电阻越长,电阻越大; (4)根据密度公式分析铜导线拉长后体积的变化。

此题考查了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的特点和密度的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4.答案:D

第7页,共18页

解析: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60W,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为6g,一支粉笔的质量略大于此数值,在8g=0.008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在

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对速度、温度、质量、电功率的估测;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5.答案:A

解析:解:A、烧水时蒸气把壶盖顶起,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故A正确。

B、给风扇通电,扇叶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两手相互搓一搓,手心变热是摩擦生热,也就是做功的方式使内能增加,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向饮料中加入冰块,饮料变凉是内能的转移,没有发生转化。故D错误。 故选:A。

(1)自然界的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生活中存在很多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的现象。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等等。

(1)掌握能量守恒定律。(2)正确理解生活中的能的转移和转化。 6.答案:B

解析:解:

使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故B正确。 故选:B。

热值是指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释放的能量,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所以在选择火箭燃料时首先应该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 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值定义的掌握情况,需要根据火箭的具体应用来分析。 7.答案:B

解析:解:

A、分析可知,木箱沿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木箱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A错误;

B、木箱沿斜面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故B正确;

C、木箱沿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则动能不变;同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在此过程中,木箱还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木箱的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

D、由C可知,木箱沿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所以重力势能没有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

第8页,共18页

故选:B。

(1)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即可作答;

(2)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4)判断是哪种能量转化成了另一种能量的标准是:减小的转化为增多的。

此题主要考查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机械能守恒常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条件法,即根据机械能守恒条件进行判断;二是总量法,即看动能与势能总和是否不变。 8.答案:C

解析: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物体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

A、选项中像与物体左右相同,不是物像对称,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物体与像不是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也不合题意, C、选项中物体与像大小相等,左右对称,因此符合题意, D、选项中像是倒立的,所以也不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是等大的,且关于镜面对称。由此即可突破此题。 正确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④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9.答案:C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与灯泡L并联,电流表A1测L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和实际功率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灯泡的亮暗不变,故AB错误;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到中点,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 由I=可知,通过R的电流变大,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故C正确; 则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比值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与灯泡L并联,电流表A1测L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灯泡电流和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得出灯泡亮暗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的电流变化,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进一步得出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比值变化。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第9页,共18页

10.答案:B

解析:解:闭合开关S1、S2,L1 灯发光,L2 灯不发光,并且用试电笔分别接触c、d 两点,氖管都发光,说明L1 灯的线路正常,而c点与火线相连,因此故障为bc间发生断路时,c点通过L2 灯与火线相连。 故选:B。

在正常情况下,开关闭合后,a、d与火线相通,用测电笔时,应都亮,b、c与零线相通,用测电笔测时,应都不亮,但c也亮了,说明c点与火线相连。

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测电笔排查家庭故障的能力,对测电笔要会安全的使用,学会判断故障所在。 11.答案:D

解析:解:A、木板A的移动速度v=,动滑轮的移动速度等于拉力F的移动速度等于木板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大小为,故A错误;

B、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此过程中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f。

因为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滑轮摩擦,拉力F,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可知,手对滑轮的拉力F拉=2(F+f),故B错误;

C、木板A所受拉力F′=F+f,木板A所受拉力做功的功率P===F′v=(F+f)×,故C错误;

D、手对滑轮拉力做的功W=F拉s′=2(F+f)×s=(F+f)s,故D正确。 故选:D。

动滑轮的移动速度等于拉力F的移动速度,等于木板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 A在水平方向:向右受绳子的拉力,向左受地面的摩擦力和B的摩擦力;

B在水平方向:向右受A的摩擦力,向左受测力计的拉力;根据P===Fv可求功率。 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的省力特点、摩擦力的分析及功率的计算,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对每个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搞清楚各个力之间的关系。 12.答案:ACD

解析:解:A、我们能闻到木料的清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木料被切割要费力,恰好说明构成木料的分子间有引力,故B错误;

C、切割时,电锯转动消耗电能,得到的是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 D、锯条很烫手,说明锯条的温度很高,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故锯条的内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ACD。

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当物体之间的距离大于分子间距离的10倍的时候,分子间的引力就会变得很小,几乎为0;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4)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13.答案:BD

第10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