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钱钟书故事点评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20:40: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他会在杨绛生产住院时,每天灰不溜秋地跑到医院去,说:“今天我又做坏事了。”问什么事,无非是墨水染了桌布啦,台灯砸了啦,门球弄坏了啦……

他会在杨绛晚上把煤炉熄了,早上起来,照样给她端上早饭,杨绛诧异地问:“谁给你点的火啊?”钱钟书笑眯眯地回答道:“我会划火柴了!”

他会和杨绛展开读书竞赛,比谁读的书多。通常情况下,两人所读的册数不相上下。

钱瑗说,“我和爸爸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 点评:

婚姻有没有活力,其标准之一,就在于两个人,是否还能寻找,或创造出生活的乐子。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

因为天长日久的琐碎,寻常夫妻,早已疲倦不堪,哪有心思,去做这些无用的事情。只是计较,只是争吵,只是冷战,只是分居。 可是,钱钟书与杨绛,却告诉我们,婚姻,还有另一种活生生的存在。 然后,你才发现,它原来如游乐场,妙趣横生;如早春三月,斑斓夺目;如寻宝图,悬念迭起。

21

19.妙趣横生,童心盎然/20

1942年底,杨绛创作了话剧《称心如意》。爆得大名。此时正值杨绛创作上升阶段,钱钟书说自己要想一部长篇小说,她毫不犹豫揽下所有家务活,甘当“灶下婢”,鼓励他创作。因为急切地想看到钱钟书的稿子,每天晚上,他就把写成的稿子给她看。杨绛大笑,钱钟书也大笑。两人常常放下稿子,相对大笑。

“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杨绛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做法。两年后,《围城》成功问世。

钱钟书在《围城》序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其实,《围城》写作时,上海正值沦陷,艰难岁月里,夫妻两人相濡以沫,互相扶持,想想就令人动容。

在将生活琐事料理的井井有条之余,杨绛还以惊人的胆识,保护丈夫的手稿。1945年在上海,杨绛在日军传唤她时,镇定地藏好钱钟书《谈艺录》手稿,保证日后该书的顺利出版。 点评:

22

钱钟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真正的爱情,不仅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更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与坚守。

20.最优秀的学者与作家/23

钱钟书,堪称是中国最优秀的学者与作家。他记忆力超群,国外学者说他有“照相机式”的记忆力,一点也不夸张。稍有名气的古代小说,随便挑选一段来考他,他都能倒背如流,甚至连好汉们使的兵器,有几斤几两,都能背得出来。

钱钟书在蓝田的国立书院任教时,图书馆的《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等大部头丛书,他都浏览过,除此之外,明清别集,他至少看过千余种,但不管是大家、名家,还是二三流的小说,别人随便拿一部来问,十之八九,他都能复述其中的内容。

1979年,将近七旬的钱钟书在美国访问,再次证实了自己的记忆奇才。费景汉说,“耶鲁大学在场的老外都吓坏了!他的博学,亦是近代史上无人能及的。“夏志清称他为“当代第一博学鸿儒”;舒展称其为“文化昆仑”。

23

钱钟书曾对李慎之说:“西方的大经大典,我算是都读过了。”环顾域中,除了陈寅恪,还有谁能作此言,谁敢作此言?

而写作,大多数读者,单知道他的《围城》,因为已成幽默文学的范本。但他的著作,其实早已等身。《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宋诗选注》、《管锥篇》……不必一一枚举。

他的小说清如水,明如镜,绝少沾染古洋味、古董范和学究气。 而他的古文造诣,亦无人能望其项背。从先秦到近代,经史子集靡不贯通,汪洋恣肆,仪态万方,不论散文骈文,诗词曲赋,还是小说戏曲,俚语谣谚,他全能招之即来,奔凑笔端,遣词造句,隶事用典,简直如行水上,自然成文。

点评:

钱钟书不愧为中国最优秀的学者与作家的美称。他不仅是记忆奇才,而且在文学的多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令人赞赏!

21.对老外的钱不屑一顾/24

上个世纪80年代,从天上往钱钟书家掉钱的事简直就是接二连三。

先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找上门来,邀请钱老讲学,时间是半年;两周讲一次,一次40分钟,合起来大约是8个小时的时间;开出的

24

报酬是16万美元,交通、住宿、餐饮免费提供,可携夫人同往。但钱钟书丝毫不为所动。他对校方特使说:“恕我直言,我给他们讲课,我是可以轻松赚钱。但贵校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他们的水平有待提高啊。我给他们讲课,他们不一定能听懂呀。何必浪费他们的钱呢?”

又有一次,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得知钱钟书有一本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派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大门,表示愿意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钟书脸一板:“不卖!”硬是对送进家门的钱不屑一顾。 点评:

钱钟书只爱书不恋钱。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和自己的声誉,他视钱财如粪土。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22.逛商场去做一回富翁/25

钱钟书,忽然有一天玩兴大发,竟要找一找富翁的感觉。那是1979年冬,钱钟书收到自己的四册著作《管锥编》的8000元稿费,10元一张,显得挺厚实。钱钟书把钱一分两半装进两个纸袋,一边拍打着,一边对杨绛说:“走,逛商场去!我们去做一回富翁。”

不知道是钱袋鼓呢,还是找到了富翁的感觉,钱钟书走在街上,看上去昂首挺胸。杨绛宛如保镖护驾,一边走,一边提醒:“注意提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