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26: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各具特色的民居》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对说明文及说明方法也有了认识,但对如何阅读同主题的一组文章还较为陌生。教学时,要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表格汇报习得学法,在群文阅读和比较阅读中进行学法的迁移运用,并引导学习对比阅读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民居建筑特点,感受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2、进一步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 3、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各民族的民居特色及民居文化,并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在厦门旅游时导游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人造卫星在福建山区拍到了一群或圆或方的不明建筑物,形状酷似核反应堆和导弹发射装置,这使得美中央情报局大为恐慌,以为中国正在大规模发展核弹,后来还偷偷派人来中国调查。你们知道他们拍到的是什么吗? 出示:客家土楼的图片

过渡语: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民族不仅饮食、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建筑也是各具特色。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以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自主学文,明晰学法 (一)学习“客家民居”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内容。

? 用“——”画出表现民居特点的句子,用“﹏”画出表现民居文化特征 的句子,并批注。 ? 思考课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全班交流,完成表格内容 民居特点 民居文化 说明方法 客家民居

建在山区 圆形 营垒式 坚固 橘瓣状排列 崇尚圆形 八卦布局 和谐平等 列数字 打比方 预设: 建筑特点:

(1)营垒式:建于偏僻山区中的防御性,可见所处环境和民居特色有直接关系。 (2)突出重点词读,感悟写法:

在土中掺石灰,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从中感受到列数字的表达方法,使内容更有说服力,更准确。

“夯筑”中的“夯”字(夯,会意字,上大下力,使大力气砸实)联系土楼经过无数次地震安然无恙加深体会“坚固”。

(3)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雄伟壮观。 从中感受到打比方的表达方法,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土楼的造型。 出示土楼图片,直观感受其布局的的独特。

师小结:这样特殊的建筑材料,这样奇特的建筑风格,历经几百年岁月洗礼而安然无恙,难怪作者说: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指名读)理解“奇葩”一词。(客家民居是民居中一朵罕见的花)

一起赞叹的读一读: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生齐读) 文化特征:

过渡语:客家文化是土楼的灵魂,一齐走进它的历史和生活。

(1)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 (联系八卦布局,感受传统文化的智慧)

(2)比如承启楼大门上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楹联文化是客家人传承儒家思想的最好诠释)

(3)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客家人聚族而居,人口众多,却能人人平等,和谐相处)

小结:这样淳朴的生活方式,这样丰厚的文化积淀,不由让人心存敬仰,难怪作者说: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出示,回溯再读)

3、总结学法:抓特点 品文化 找方法

【设计意图:以主问题切入文本,突出学习要点,使教学不蔓不枝。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抓住“营垒”“夯”“葩”体会民居特点,并在分享交流中总结学法,为下文的“放”做铺垫。】 三、群文阅读,迁移运用

过渡语:领略了土楼和竹楼的魅力,我们再来研究其他民居。

1、看图猜民居,学生根据兴趣分为“傣家竹楼组”“陕西窑洞组”“北京四合院组”) 2、小组合作,按照学法批注阅读,完成表格内容,小组代表上台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傣家竹楼 民居特点 傍水而居 环境优美 结构简单 宽敞别致 傍山挖穴而建 宽敞坚固 拱顶式 朝阳 坐北朝南 四面围合又相对独立 中有庭院 陕西窑洞 民居文化 一家盖房,全村帮忙 迎中柱,泼水祝福 架竹楼,请赞哈 天圆地方 回避“四六” 说明方法 列数字 打比方 列数字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北京四合院 长幼尊卑有序 讲究风水 2、名言背诵(一):

漫步在傣家竹楼,满眼绿意,你会感觉到美的节奏和韵律,所以德国的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出示,生读,试背)

【设计意图:群文阅读,进行学法迁移,力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通过自选分组、合作探究、代表上台,成员补充订正的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分享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提升阅读能力。】 四、比较阅读,感悟方法

1、过渡:了解了四种民居,对比一下四篇文章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出示学生填写的完整表格)

师生小结:读同主题一组说明文,就应该从说明内容、说明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比较中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写说明文也是如此,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通俗形象地把事物特点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