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21: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摘 要】工程造价管理覆盖了项目施工全过程。合理、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会使得工程投资效益与使用价值发挥最大化。鉴于此,文章从项目立项之初、设计阶段、招标与投标、项目施工管理、工程竣工造价结算审核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现代建筑企业能够通过系统规范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提高所投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成本;经济

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往往涉及到工程自立项之初直至工程项目竣工交验全过程的诸多事项。所以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真正意义上可以说是全程造价管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原材、人力、施工设备等的各项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使得资源既不闲置也不浪费。 1 项目造价控制应需重视投资决策部署

在现代项目管理造价控制工作进程中,工程中每个阶段的投资管理重点与其管理成效都是不同的。现代工程造价管理在基础理论并结合实践管理应用的基础上,一般可将造价管理分阶段控制划分为几个部分,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进度控制阶段、竣工结算阶段。其中投资决策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成效影响比重可达75%—90%以上,设计阶段的管理成效影响比重可达35%—75%,施工控制进程阶段的影响成效可达30%-60%,竣工结算造价控制的影响比重相对较小,一般≤5%。由此可见,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投资

决策阶段对工程管理执行职能的发挥影响作用具备一定指导意义,尤其是决策部署阶段所确立的项目施工规模、工艺施工流程、设备规格种类、质量建设标准等诸多指标,都关系着工程造价控制成本的高低与管控成效、质量的好坏。因此,业主或项目管理阶层必须对项目决策加以高度重视,并要使得决策部署符合当前建筑市场的需求与满足后期项目投产阶段的功能、质量需要。如,对建设单位而言,可以组织专家及有资历的第三方委托机构作为技术咨询顾问,并结合市场需求、项目建设规模、资源使用条件、工程施工所需的新工艺及新技术等因素做出科学分析与评价,从而才能保证结算编制内容合情合理,避免“三超”现象发生,最终使得贯彻的决策具备可行性与真实性。 2 设计阶段应推行限额设计

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的主要作用是对估算的投资成本加以初步控制,即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去控制施工图设计所需的成本,看其成本是否合理。具体过程为:首先,将该阶段的投资额与工程量分解到工程各项作业,然后再逐步分解到各个单位与分部分项工程。其次,在符合建筑质量控制与满足工程使用功能的基准上,逐步分解投资限额,对建筑原材实行选材设计。但是,在设计阶段推行限额设计时,务必要保证各单位工作人员要建立起科学、正规的投资意识;一旦设计方案一经敲定,就尽量控制设计变更,从而才能保证设计限额基本限额幅度不会有所变动,否则会出现突破限额标准的状况,影响工程造价总体目标成效的合理变现。最后,还要

检查设计图纸的整体质量与内涵,并科学审核图纸各项设计内容,避免出现错误、漏项、缺失等事项的发生。 3 招标阶段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常规而言,一般由地方建设工程行政管理机构编制出全国各地方统一标准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流程与方法,从而地方工程项目能够结合工程各阶段作业的具体流程情况形成一个统一清单编码,这样也就使得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能够满足工程项目在招标过程中的工程量单位计价的相关需求。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地方工程项目存在不少工程清单编制人员不能正规进行编制,即以项目作业内容对工程量清单进行描述,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一方面,由于描述工程量清单各项作业内容的特征描述实质上是作业安排;另一方面,不同作业的施工工艺所产生的价值也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同样的工程项目,采用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流程也并不完全相同,而像仅描述作业量清单的内容特性,是不能提高工程量单价质量的,对工程工程量清单结算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2008年新发布的gb50500—2008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明确这项内容,即工程特征描述性仅仅是一项强制性条款,从而一定程度上利于了工程项目结算争议事项的处理。

4 做好施工管理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工程的施工阶段是依据设计图纸,将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建设工程的施工阶段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占了很长的时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