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0 5:17: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判断句的形式 “??者??也”句 “者”字句 回深父?? “也”字句 无标志句 “为”字句 用“乃、即、则、皆、必”等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 “是”字句 2.被动句
一个动词谓语句,若动词涉及的对象——受事者做主语,那么这个句子即为被动句。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被动句的类型 “于”字句:谓语+于 “见”字句:见+谓语 “受”字句:受+谓语
例 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刘备天下枭雄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例 句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为”字句:为+动词 下笑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所”句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字句 无标志句 3.省略句
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省略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省略主语。如:
a.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b.(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②省略谓语。如:
a.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b.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而刘夙婴疾病 a.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b.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⑤省略兼语。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4.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放在了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了宾语前置。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如: a.大王来何操(操何)? b.沛公安在(在安)?
②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 时人莫之许(许之)也。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至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 b.惟兄嫂是依。(依兄嫂) 5.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做状语一般要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做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做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蓝”在翻译时,
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②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翻译时,一般都做状语。如:“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③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做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做补语,一般来说仍做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做状语。
6.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
有时,文言文中,也可以用“中心词+之+定语”的形式表示定语后置。如: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7.固定结构
固定结构也叫固定格式(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常见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和译法:
①“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②“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吧?”或者“莫非??吗?”;
③“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是不是??呢?”;
④“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语气,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⑤“??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哪一个)??”,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谁(哪一个)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