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专业大三上学期考试重点复习【诊断学】诊断学大题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14:11: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诊断学大题总结

1.检查浅表淋巴结的顺序?发现淋巴结肿大应注意哪些方面?正常表浅淋巴结的特点?

(1)一般检查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

(2)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同时注意寻找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3)正常淋巴结较小,直径多在0.2cm-0.5cm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毗邻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亦无压痛。

2.何谓颈静脉怒张?常见于哪些情况?颈动脉,颈静脉明显搏动分别见于哪些情况?

(1)颈静脉怒张指被检者取30-45°半卧位时颈静脉的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即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内。

(2)提示静脉压升高,见于右心衰,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3)正常人颈动脉搏动只是剧烈活动后心搏出量增加时可见,如在安静状态下出现明显搏动,则多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高血压、甲亢、严重贫血病人,颈动脉搏动只有在三尖瓣关闭不全颈静脉怒张时才能看到。

3.心脏听诊的第一和第二心音的鉴别要点有哪些?

(1)第一心音音调较第二心音低,时限较长,在心尖区最响;第二心音时限较短,在心底部最响。 (2)第一心音至第二心音的距离较第二心音至下一心搏的第一心音距离短。 (3)心尖和颈动脉的向外搏动与第一心音一致。

(4)当心尖部听诊难以区分第一第二心音时,可先听心底部即肺动脉瓣区和主动脉瓣区,心尖部的第一和第二心音较易区分,再将听诊器胸件移向心尖,边移边默诵心音节律,即可确定。

4.简述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

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率快于脉率(脉搏短绌)。

5.请从视,触,叩,听四方面描述二尖瓣狭窄可能出现的体征。

视诊:可出现双颊暗红,称二尖瓣面容。右心室增大时可有心尖搏动左移 触诊:心尖区可触及舒张期震颤。

叩诊:狭窄较重时可有梨形心,即心尖稍向左增大,心腰消失,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心浊音界增宽。 听诊:心尖区S1亢进,有局限性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于舒张晚期递增,左侧卧位更清晰。心尖内侧可闻开瓣音,肺动脉瓣区S2亢进、分裂,可有相对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在肺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Graham Stell杂音。晚期病人可出现心房颤动,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脉搏短绌。

6.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及分布如何?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可见于哪些情况? (1)正常肺部呼吸音

①支气管呼吸音:正常人于喉部,胸骨上窝,背部6、7颈椎和1、2胸椎附近可听到。

②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正常人于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

③肺泡呼吸音:除上述部位,其余肺野可听到。 (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①肺组织实变,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

②肺内大空腔,如肺脓肿,空洞性肺结核 ③压迫性肺不张,如胸腔积液。

7.试述肺部湿啰音的特点。

第 1 页 共 4 页

①多在吸气时出现,有时也可在呼气早期听到。

②呈断续而短暂的水泡破裂音,可一连串出现多个声音。 ③出现的部位恒定,易变性小。 ④中、小水泡音可同时存在。 ⑤咳嗽后可出现或消失。

8.试从视触叩听四方面描述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可能出现的体征。 视诊:桶状胸,肋间隙增宽。

触诊:呼吸动度减弱,语音震颤减弱。

叩诊:过清音,肺下界下移,肺下界移动度变小,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 听诊:肺泡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语音共振减弱。

9.胸部、肺脏和胸膜的视诊、触诊包括哪些内容?

(1)视诊:胸壁静脉、肋间隙、胸廓大小和外形、呼吸运动的方式、频率和节律,胸廓的活动,以及胸壁皮肤、营养状态等。

(2)触诊: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廓活动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10.干啰音产生机制是什么?它有哪些病理解剖学基础?分为哪几类?

(1)产生机制:由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2)病理解剖基础:气管或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常见于: ①炎症引起气管或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 ②气管或支气管分泌物阻塞 ③气管或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④气管或支气管受肿瘤、肿大的淋巴结压迫 ⑤气管或支气管受异物阻塞。

(3)分类:高调干啰音,低调干啰音。

11.请从视触叩听描述气胸患者及胸腔积液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体征。 (1)气胸

视诊: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患侧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 触诊:气管向健侧偏移,患侧呼吸动度减弱或消失,患侧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 叩诊:患侧叩诊鼓音,右侧气胸时肝浊音界下移。

听诊:患侧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健侧正常或增强,患侧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 (2)胸腔积液

视诊:患侧呼吸动度减弱。

触诊: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心尖搏动和气管移向健侧,语颤减弱 叩诊:浊音或实音,积液上方区域过清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积液上方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胸语音及羊鸣音,有时出现胸膜摩擦音。

12.请描述正常肺下界的位置,肺下界下降或上升各见于什么情况?

(1)正常肺下界的位置:两肺大致相同,平静呼吸时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腋中线第8肋间隙,肩胛线第10肋间隙上。

(2)肺下界下降见于:肺气肿,腹腔内脏下垂。

肺下界上升见于:肺不张,腹内压升高使膈上升,如鼓肠、腹水、气腹、肝脾肿大、腹腔内巨大肿瘤及膈肌麻痹等。

13.在肝脏触诊时,当触及肝脏时应详细描述哪些内容?

第 2 页 共 4 页

大小、质地、表面状态和边缘、压痛、搏动、肝区摩擦感、肝震颤。

14.何谓Murphy征?其临床意义如何?

(1)检查者以左手掌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瞩被检查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如因疼痛剧烈而使被检查者吸气停止称为Murphy征阳性。 (2)提示胆囊炎症。

15.试述脾肿大如何分度?脾肿大需与下列哪些包块相鉴别? (1)分度

轻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 中度:超过2cm至脐水平线以上 重度: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2)需与下列包块鉴别

增大的左肾,肿大的肝左叶,结肠脾曲肿大,胰尾部囊肿。

16.从视触叩简述腹水可能出现的指征。 视诊:腹部膨隆呈蛙腹状,腹式呼吸减弱。

触诊:腹部紧张度增加,有液波震颤(3000-4000ml)。 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1000ml)。

17.正常腹部可触及的结构。

腹直肌肌腱及腱划、腰椎椎体及骶骨岬、乙状结肠粪块、横结肠、盲肠。

18.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可以分为哪两大类?主要见于哪些情况? (1)反应性增多 ①急性感染或炎症

②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③急性溶血 ④急性失血 ⑤急性中毒 ⑥恶性肿瘤

⑦其他: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严重缺氧及应用某些药物等 (2)异常增生性增多 ①粒细胞白血病 ②骨髓增殖性疾病

19.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 (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

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显著减少,为正色素性正细胞贫血。 ②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明显减少,多<0.5*109/L。

③白细胞及分类:白细胞多<2×109/L;中性粒细胞≤0.05×109/L,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 ④血小板:多数在2.0×109/L以下。 (2)骨髓象

①多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②粒、红细胞系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③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组织细胞等比例增多。 ④绝大多数患者骨髓找不到巨核细胞。

第 3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