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专业图审图审常见问题汇总及解决办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5:33: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结构专业图审常见问题汇总(2010-2012年)及解决办法

序号 图 审 常 见 问 题 问题性质 发生频率 解 决 办 法 1 KL框梁配筋不合规范,且相应柱形成剪跨比<2者,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箍筋、箍筋间距问题都归于此类) 其中有强条 29 《抗规》6.3.9.3条,柱箍筋全高加密 。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9度时不应小于1.5%(高规第6.4.7.3条)。 当整个墙肢作为边缘构件时,边缘构件的箍筋应不小于水平分布钢筋的规格。实际画图可能较麻烦,一般就所有边缘构件的箍筋应不小于水平分布钢筋的规格。 《混规》9.2.1-3,面筋不小于30mm和1.5d,底筋不小于25和d。 2 墙肢作为边缘构件配筋,其翼墙较长,边缘构件箍筋不满足墙身水平分布配筋率(墙肢距问题、配筋问题归于此类)。 4 3 梁纵筋水平间距不足(纵筋、受扭腰筋等钢筋间距问题归于此类) 14 4 框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纵向配筋、箍筋问题) 强条 5 《抗规》6.3.3-3,箍筋直径比规范最小要求加大一级。 5 箍筋直径应增大2mm(纵筋等钢筋直径问题归于此类) 部分强条 10 《抗规》6.3.3-3,箍筋直径比规范最小要求加大一级。 6 桩/墩顶箍筋加密长度小于5d(箍筋加密归于此类) 8 《桩基规范》4.1.1-4 7 标高4.200以下纵筋率不足违反《GB50010-2002》11.4.12-1 强条 1 柱纵筋最小配筋率,注意钢筋强度小于400MPa时增加0.1,为400MPa时增加0.05。 《高规》6.1.7,在图中增加说明“当框架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大于柱截面该方向宽度的1/4时,框架梁应设置水平加腋,加腋构造详图集“11G101-1”第83页“框架梁水平加腋构造”。加腋尺寸及加腋部分配筋详本图“梁水平加腋尺寸及配筋表”。”即加腋尺寸和配筋可自行列表表示。 8 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偏心距大于柱宽的1/4时,应采取结构抗震措施。 1 1

序号 图 审 常 见 问 题 问题性质 发生频率 解 决 办 法 9 平面凹槽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宜曾设连接板并加强配筋。 1 《抗规》3.4.3.1,可与建筑专业协商,在合适位置设置结构连接板,并按井筒周边加强板规格配筋。 10 四层梁及其以上相应位置之梁墙端一侧应为密 1 有疑问,剪力墙平面外搭梁一般按次梁。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标高6.00m以11 下,墙体拉结筋Φ6@600,未适当加密。200mm后墙拉筋同样问题。 4 规范没有底部加强区拉结筋加密的要求,很多项目也是用的6@600,建议比非底部加强区适当加密。 12 桩新增承台漏注承台板厚。 1 加强自我校核、加强校审。 13 屋面现浇板未画钢筋,仅说明中有。 1 若说明中交代的板钢筋布置能满足计算要求,平面图中可不画。 14 未说明屋面板配筋为双向双层 1 加注相应说明 地下水池及水泵房按最不利荷载组15 合按规范考虑抗浮 规范和强条 6 根据《荷规》3.2.4.3及其条文说明,确定最不利荷载组合计算抗浮。 桩基检测方法: 甲级基础要求采用静载荷实验检测工程桩承载力;乙、丙级基础,如果有动静对比资料,可以采用高应变检测工程桩承载力。 《高规》12.3.6,筏板基础钢筋间距不宜小于150,实际配筋选用大直径钢筋或配双排钢筋,满足规范要求。 本工程桩基为大直径,且应用后压16 浆工艺,不宜采用高应变检测工程桩承载力(桩身直径问题归于此)。 3 17 筏形承台板钢筋间距偏小(筏配筋间距归于此类) 4 2

序号 图 审 常 见 问 题 问题性质 发生频率 解 决 办 法 承台周边土处于第(1)层新填土上,18 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回填土,尤其荷载大。 1 按《地基》6.3.7条,基底标高以上的压实填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厚度大于2.0米,宜在筏板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12,间距不小于300的双向钢筋网。 “2 承台和地下室侧墙周围应采用灰土、级配砂石、压实性较好的素土回填,并分层夯实,也可采用素混凝土回填;”总说明中交代。 筏形基础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工作。回填基坑时,应先清除基坑中的杂物,并应在相对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回填并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抗规》6.3.6注2,“剪跨比小于1.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彩玉特殊构造措施”。 筏型承台宜在中部设构造钢筋网19 (GB50007/8.4.10) 1 20 筏型承台周围回填土应有质量要求(JGJ94/3.4.6-2) 1 21 地下室周围回填土需对称进行(GB50007/8.4.24) 1 框架柱截面高度800mm以上,存在22 λ<1.5,应采取更严的抗震措施。 1 建筑平面凸凹,有效楼板宽度极小,23 平面刚度急剧变化。(楼板宽度问题归于此) 1 《抗规》3.4.3、《高规》3.4关于平面不规则的要求 24 地面粗糙度不符规范 1 按《荷载规范》8.2.1条确定地面粗糙度。加强自我校核、加强校审。 25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与规范不符 7 按《地基规范》3.0.1条确定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26 标注、标高有误、未标注等级、数值,标准值等等归于此类)。 17 加强自我校核、加强校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