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宝安区期末调研测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4:52: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宝安区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一 化学

2014.7

注意:

1.本卷所需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 Fe—56;Cu-64。 2.本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本卷满分为100分。

4.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填写考生姓名,并准确填写考号和用2B铅笔涂黑考号。 5.答题结束时,请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62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合理答案,请将合理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填在其

它地方无效。每小题3分,共54分) 1.据报道,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大分子组成,其导电性是单质铜的1万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的质子数为6

14 B.石墨和碳纳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 D.碳纳米管是非金属导体

C.金刚石和碳纳米管分子互为同分异构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B.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 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任何条件就可以进行

3.已知R有多种化合价,其最高正价为+7价。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可发生反应: RO3+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 B.RO3中的R只能被还原 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若1 mol RO3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4.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一化学 第1页 (共6页)

5.已知反应X+Y=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6.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 一 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甲中电子从锌片流出,经导线流入铜片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7.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 右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对产生H2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 ) A.H的浓度 C.溶液的温度 8.反应3X(g)+Y(g)

B.镁条的表面积 D.Cl—的浓度

2Z(g)+2W(g)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后Y减少了

B.v(Y)= 0.10mol·L-1·min-1 D.v(W)=0.05mol·L-1·s-1

0.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为 A.v(X)=0.05mol·L-1·min-1 C.v(Z)=0.10mol·L-1·min-1

9.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

10.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的比Z的强 C.Z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D.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高一化学 第2页 (共6页)

11.19世纪中叶,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不变的是( )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13.在3支试管中分别放有:①1 mL乙酸乙酯和3 mL水

②1 mL溴苯和3 mL水 ③1 mL乙酸和3 mL水。图 中三支试管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14.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 )

A.元素的化合价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FF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12.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

B.原子的质量数 D.原子半径

15.氟利昂—12( Cl c Cl ) 类似于甲烷的分子结构,关于氟利昂—12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只有一种结构

B.是平面型分子 D.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16.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溶液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加水又会变澄清 B.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转化为乙酸乙酯,

振荡、静置分层分液,除去水层

C.除去CO2中的少量SO2:通过盛有足量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17.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 2Z(g) 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 )

A.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同时消耗n mol Y B.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

C.X、Y、Z的浓度相等 D.X、Y、Z的分子个数比为3:1:2

18.下列四种盐酸溶液,均能跟锌片反应,其中最初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10℃ 20mL 3mol/L的盐酸溶液 B.20℃ 30mL 2mol/L的盐酸溶液 C.20℃ 20mL 2mol/L的盐酸溶液 D.20℃ 10mL 4mol/L的盐酸溶液

二、双选题(19~20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9.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溴水 C.碳酸钠溶液 D.金属钠

高一化学 第3页 (共6页)

20.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

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三、填空题 21.(8分)

W、X、Y、Z 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 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右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 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比Ne的质子数多1;Y的 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和Y同周期,Z的吸 引电子的能力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2)Y、Z的气态氢化物相比,较稳定的是 (写化学式)。

(3)X、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写出一种由以上四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的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化合物的

化学式: 。 22.(8分)

已知2H2O2(l)==2H2O(l)+O2(g)↑是一个放热反应,2NO2(g) 也是一个放热反应,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如下图所示,烧杯甲中盛放20mL30%的双氧水(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溶液,烧杯乙中盛放 Ba(OH)2·8H2O固体,同时向烧杯乙中放入25g NH4Cl固体,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固体)。然后迅速将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气体的平衡球放入两烧杯中。

20mL30%的双氧 水(少量二氧化锰)

Ba(OH)2·8H2O

A NO2 B N2O4(g)

(1)一段时间后,A瓶中气体颜色 ,理由是 (选填A、B、C等序号)。

①双氧水的分解放热;②溶液及A 中气体温度升高, 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大;③生成的N2O4浓度变大。

高一化学 第4页 (共6页)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2)B瓶中气体颜色 ,理由是 (选填A、B、C等序号)。

①Ba(OH)2·8H2O与NH4Cl反应吸热;②溶液及B 中气体温度降低,平衡向生 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四氧化二氮的浓度变大;③生成的二氧化氮的浓度变 大。 A.①② 四、实验题 23.(7分) 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浓硫酸 熔点/℃ -144 16.6 -83.6 —— 沸点/℃ 78 117.9 77.5 338 密度/(g/cm3) 0.789 1.05 0.90 1.84

B.①③

C.②③

某学生做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1)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 (2)根据上表数据分析,为什么乙醇需要过量一些,其原因是 。

按正确操作重新实验,该学生很快在小试管中收集到了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在图中圆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 A 乙酸乙酯 (a) (b) 乙酸 ① C D ③ 乙醇 B ② E

(3)写出加入的试剂:试剂(a)是 ;试剂(b)是 。 (4)写出有关的操作分离方法:①是 ,③是 。 24.(8分)

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

是氧化剂。

高一化学 第5页 (共6页)

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