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兰炭发展调研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13: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

榆林兰炭产业发展状况调研

张 飞

榆林是我国兰炭产业的发源地和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兰炭产能达到

4463万吨,兰炭与涉及兰炭产业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20%左右,成为煤基多联产和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榆林兰炭产业发展历程

兰炭又称半焦、焦粉,是以神府煤田盛产的优质侏罗纪不粘煤和弱粘煤为原料,采用中低温干馏工艺生产的一种高固定碳含量的碳素材料。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承接陕北地区原煤生产和煤化工、载能工业的重点产业。由于其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等特性,逐步取代冶金焦,广泛运用于化工、冶金、造气等行业。

(图1 兰炭生产基地)

榆林兰炭生产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其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3年以前。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明火土法炼焦”,即原煤就地燃烧,然后用水浇灭,一般2.5吨原煤炼1吨焦,焦油、氨水等副产品不收集利用,全部就地排放。“土炼焦”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很快遍地开花,神府一带“村村点火、沟沟冒烟”,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被称为“黑三角”。

第二阶段:1993年到2003年底。国务院环委会于1993年11月在榆林召开“晋陕蒙能源接壤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场检查会”,对土法炼焦开始整治,“村村点火、沟沟冒烟”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到2003年底,全

Word格式

. .

市形成了以3万吨炉型为主,年产兰炭800万吨的生产能力。但是,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工艺落后和产业布局分散,被列为“五小企业”,面临全行业被淘汰的困境。

第三阶段:2003年底到2006年8月。国家开展了“保德-准格尔旗-府谷”黑三角整治,强制关闭规模以下污染严重的小土焦炉,积极引导荒煤气的综合利用,重点整治污染超标企业。通过综合整治,兰炭生产技术、企业生产规模都有了较大发展。

第四阶段:2006年8月到2011年8月。陕西省出台《贯彻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开展淘汰落后、建设“年产60万吨以上半焦试点”,推动兰炭产业整合提升,共关闭原有271户小兰炭企业,实现了园区化布局、60万吨以上规模化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达标排放,兰炭与电石、铁合金、金属镁等产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2008年12月,工信部正式出台兰炭(半焦)行业准入条件,在《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中对兰炭予以“正名”,标志着兰炭产业第一次获得了国家层面认可。

(图2 兰炭生产设备)

第五阶段:2011年8月以后。榆林市政府按照“珍惜资源、深度转化”的要求和“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废水处理和荒煤气脱硫等污染治理,实施“三个转化”战略,加快建设产业园区,进一步壮大兰炭产业,着力打造兰炭产业链,兰炭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榆林兰炭和涉及兰炭生产工艺的项目共有183个,兰炭总产能7674万吨,其中神木县4631万吨、府谷县2061万吨、榆阳区

Word格式

. .

548万吨、横山县248万吨、佳县186万吨;已建成兰炭产能4463万吨(根据中国焦化协会统计122户企业),其中神木县2444万吨、府谷县1385万吨、榆阳区358万吨、横山县90万吨、佳县186万吨。在建项目23个,产能2803万吨;未建产能408万吨。截止2012年底,全国兰炭建成总产能8610万吨,榆林占全国总产能的51.84%,2012年兰炭产量1940.34万吨,2013年2237.11万吨(中国焦化协会数据),开工率46.7%。截至2013年底,淘汰兰炭落后产能955万吨,全市有2个项目已经进行了综合验收(神木天元化工,府谷三联煤电化)。

50004000总规模(万吨)已建成产能(万吨)3000200010000总规模(万吨)已建成产能(万吨)神木县府谷县榆阳区横山县463124442061138554835824890佳县186186(图3 榆林兰炭规模/已建产能地域分布情况)

二、榆林兰炭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榆林兰炭企业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兰炭产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兰炭产业已成为清洁高效的绿色能化工业

兰炭只有原煤污染物含量的10%到20%,特别是硫仅为原煤的10%,具有良好的环保属性。我国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烟尘和SO2,而烟尘的70%和SO2的84%都来自燃煤,在以煤基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不能转变的情况下,减少大气污染,兰炭是最佳的选择。兰炭工艺主要是将煤分类提取加工,1吨原煤产可生产0.6吨兰炭、0.06吨煤焦油和1000立方煤气,生产过程中将固、液、气全部合理利用,实现了闭合生产、吃干榨尽、就地转化。兰炭工艺热能转化效率高,达到80-85%,远高于燃煤发电的33-43%、间接煤制油的36-38%、煤制天然气的57-60%。兰炭工艺也是成本最低的煤转化路径,与煤液化相比,属于部分气化,不需要催化、空分、加氢、加压等,投资小,成本低,资源利用效高。目前榆林新建兰炭企业均实行了储焦、储煤场、备煤等生产区分割设置,废水熄焦,水封闭循环,焦炉煤气全部综合利用,告别了氨水外排、煤气点灯的状况,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榆林兰炭产业已经走出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循环利用

Word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