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2:31: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

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案例文本)

案例背景:

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事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的创建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注的关键性问题。与此同时,国家各种支农、惠农资金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活力和动力,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权限空间也得到扩大。这些工作人员既是具体经济活动的实际运作者,又是经济活动的管理者,集权钱于一身,致使一些乡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暗想操作,牟取暴利,从统计数据来看,村级干部腐败、犯罪有上升趋势。

村干部职务犯罪逐年上升———如此趋势出现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经济欠发达的青海省,颇令人费解。检察官分析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忽视廉政建设工作,惩罚力度弱,村干部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村级财务混乱监督缺失,都成了滋长村官腐败的“温床”。

青海广大农村地处偏僻,经济条件落后,对村干部的教育往往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从已查处的案件看,一部分村干部因为不懂法,认为自己是农民身份,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有经济问题顶多是把自己撤了,不知道自己在协助乡(镇)政府从事有关行政管理工作时,便具有了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相当一部分人还认为,自己挣钱不多、管事不少,一年到头很辛苦,心理不平衡。在这种思想主导下,这些村干部不是想着

1 / 10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

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依法从事经济活动,而是只想趁手中有权捞一些钱财,以求补偿,结果往往以身试法。

来自青海各地的检察长们披露的事实令人震惊:一些村干部把当村官同捞钱、为亲朋好友谋利等同起来;个别村的村委会在土地补偿款上“抱团腐败”,作案手段简单直接,大有“我的地盘我做主”之势……

据化隆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多吉介绍,2006年至2008年3年间,该院共立案侦查各类贪污贿赂职务犯罪案件9起13人,村干部涉嫌职务犯罪6起9人,分别占总立案数的66.7%和69.2%。

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西宁第七水厂在大通县上孙村修建加气站时征用了该村土地。村干部李延虎与田玉生、孙吉昌、王有雄、李银业共同预谋后,以李延虎之名虚报耕地1.1亩,冒领补偿款49500元后私分。

2007年2月,在又一次的征地过程中,村干部田玉生、孙吉昌、王有雄、李银业4人经预谋,将已征用的应属村集体的土地,以田玉生之妻杨秀花的名义虚报,冒领征地补偿款15万余元后私分。

2007年3月,孙吉昌、王有雄、李银业、王占奎等人,将村民刘万奎多丈量的耕地补偿款14000元私分。

另一起典型案例发生在西宁市。2006年8月,西宁市城北区马坊村村委会原主任石成斌利用职务之便,欺骗征地人员,将他人被征用土

2 / 10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

地的地上附着物进行重复丈量,骗得国家土地补偿款5万余元,据为己有。2007年10月10日,石成斌被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

根据石成斌贪污的手段和特点,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检察院的办案人员深入被征土地的各村,就土地征用款的发放和领取情况,作进一步重点核查。在马坊村核查土地征用补偿合同时,又查出石成斌于2007年2月在协助土地管理部门征地过程中,伙同村干部吕生琪、会计郭帮新贪污土地补偿款的犯罪事实。该案提起公诉后,法院对3人均作了有罪判决。

史上最牛村书记:我就是法规,我就是政府

梅有山,安徽省怀远县淝河乡红星村一孤寡老人,根据国家政策,他于2007年年头找村支书刘玉坤办农村五保,村支书拒发五保,逼的孤寡老人派出所里撞墙自尽 ...

案例正文

进化镇岳联村村民举报村干部腐败

我们所在的进化镇岳联村,近年来,虽然村容村貌有所改观,要建设所谓的文明生态村。其实在搞村庄建设中,其资金来源是村委主要干部打着贫困村旗号向上级政府等、靠、要,而不是带领老百姓利用本村的优势办经济实体,壮大集体经济,为百姓谋福利,在创这些政绩工程的背后是一片黑暗。在办理具体村级事务中,许多村民也颇

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