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临床带教的思考与改革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4:03: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护生临床带教的思考与改革

作者:索大军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6期

[摘要]通过优化教育环境,提升带教资格;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开展综合性教育;树立合适的教育目标;更新教育理念,注重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教与学中注重反思等方面思考与改革,来提升临床带教的质量,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 [关键词]护生 临床带教 思考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00-02

随着护理教育的发展,2011年3月,护理专业已经从原来的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护理实践的内容、护理学科内涵都不断扩大,护理教育的标准、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要求都在不断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推出对护理教育培养出的护生标准也相应提高。[1]因此,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护理人才,不仅要优化在校期间的教育,更要注重临床实习阶段的学习。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护生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重要阶段,更是形成将来良好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的关键阶段。为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使他们能够胜任将来的临床护理工作,忠于护理专业并发展护理专业,护生的临床带教可以进行以下五方面的改革。 一、优化教育环境,提升带教资格

带教老师是护生进入临床的第一任老师,老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都会影响护生的工作能力及今后护生专业发展的方向。目前,临床带教老师都不是专职带教,而是在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兼职完成临床带教任务。带教老师大部分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多处于经验带教的阶段,带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如果带教老师的临床经验少且学历偏低,就不能满足护生对护理知识的高标准要求,从而严重影响护生实习的积极性。故新时期对临床带教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培养双师型临床带教老师,带教老师须有教师资格证书和护士职业证书,要求带教老师运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结合护理本专业的特点进行临床带教。同时,对带教老师严格把关,如具有五年以上临床经验、具有护师以上职称,具有护理专业知识和经验,责任心强,善于沟通和表达,以标准示范性的操作,全面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护生的身心发展和实习效果。同时,随着学科不断更新,专科的护理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开展,更要求临床带教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护生的要求,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临床带教老师进讲堂,发挥实践优势,充分建立课本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使课本知识与临床应用更贴近。带教老师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性,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护生持续、自主学习和终身知识构建能力,以优化知识结构,适应新时期护士的新要求。

二、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开展综合性教育

现阶段护理行业的突飞猛进,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队伍中通过高考录取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护士的职责不再是外行人眼中的打针输液,而是真切的服务行业的职责定位,要求不仅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维护和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但是,长期以来临床带教侧重护生的操作技能,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故现在临床带教老师要整合护理人文教育与护理专业知识教育,将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情感教育相结合,要求带教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训练操作,还要注重思想、作风方面的教育与培养,并且应该对护生进行现身教育,帮助护生了解护理、熟悉护理和热爱护理,树立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心,缩短护生从课堂到临床的适应期,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例如: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带教老师要教育护生运用人文科学知识全面观察人、认识人、理解人和尊重人,充分收集身心、社会、文化信息,综合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从而提高对患者的关爱和照顾质量。带教老师可以用自己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来直接影响护生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学习和探索,潜移默化中教育护生注重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并要求护生能正确表达对护理对象的关怀,完善职业素质。还有带教老师应发挥各自优势,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情感操守,提高护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及交流技巧,整合各科的知识,进行综合性教育,全面提升护生素质。例如:教育护生充满爱心,关心病人,尊重患者的权利,维护患者的利益;自觉地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更好地为护理对象的健康服务。 三、树立合适的教育目标

设立合适的教育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注重素质教育。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因为他们的学历不一样,知识基础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心智成熟度不一样,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立不同的合适目标。合适的目标应该是,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即“跳一跳,够得着”,在实习的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目标,目标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使护生在实习时一步步实现阶段目标,在连续的阶段目标实现过程中得到激励,有成就感,从而完成最终目标,并对目标设置和带教缺陷及时修正和改进,激发护生学习热情和带教老师的成就感,提升带教质量。例如:出台多种出科考试方式,对特殊的护生,今天考试不理想,给他私下自己学习的机会,让他再来考试一次,但提前告知提高出科合格标准,这样,不搞一刀切,多途径考核,达到实习大纲要求。另外,带教中注重罗森塔尔效应的运用,充分利用手头资源,努力发掘护生潜力、培养护生的自信,使其工作中有职业自豪感,能适应目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将来成为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合格护理人才做准备。

四、更新教育理念,注重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现代整体护理的新概念要求护理人员除具有一般的知识与技能外,还需具备多种能力,包括处理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与人有效合作的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以及评判性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维的能力。评判性思维对临床工作中的医务人员在决策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护生运用评判性思维对护理对象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决策。评判性思维是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做出合理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够取舍。评判性思维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反思、全面审查、说服力强的特点,但是我国学生长期缺乏评判性思维的训练,被动听课、惯性接受,缺乏主动思考,过分相信权威,不相信自己的质疑和判断,一旦需要独立判断,就会变得无所适从。随着卫生政策的变革和护理知识体系的完善,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注重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五、在教与学中注重反思

带教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提升临床带教质量进行反思,并不懈努力。护生在实习时要不断反思,总结运用自如的知识有哪些?实习后有哪些提高?还有什有待提高?书写反思日记,积累临床经验。同时,要求教与学双方学会换位思考,双方均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假如我是护生?假如我是带教老师?我有什么需要?换位思考后再回到自己的角色中来,去看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能增进带教老师和护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带教老师的责任心,达到最终提高带教质量与护生的实习效果的目的。

总之,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生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重要阶段,更是形成将来良好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的关键阶段。所以,针对临床护生的带教应多方面全方位思考,深入改革,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护生的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薛淑好,张利香.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院校双导师制模式的探讨[J].河南省护理学会资料汇编,2013(1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