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学设计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7:05: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有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哲理性思考。

2、把握这首诗运用对比抒发感受的写法,体会哲理性议论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哲理性的深刻的内涵,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 2、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运用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36年10月22日,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数万人自发去悼念他,并尊其为“民族魂”。他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不想到个人”,他死后多年,人民依然“热烈纪念他”,著名诗人臧克家有感于此,在鲁迅逝世十三周年之际,写下了《有的人》—诗,抒发了自己纪念鲁迅的感受。

臧克家是继郭沫若之后,我国诗坛上最杰出的大诗人之一。他早在30年代初相继出版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以鲜活的生活感受和崭新的艺术风貌,引起诗坛的瞩目。他曾以不可遏制的激情,投身于抗日战争,他的作品像火焰一样点燃了人们的爱国热情;解放战争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政治讽刺诗,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新中国诞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有的人》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

二、品读诗句

这首诗的小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请大家快速默读全诗,看一看诗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联系鲁迅的创作说明根据。

1、“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2、“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3、小结:朱自清对臧克家有过这样的评价:“他知道节省文字,运用比喻,以暗示代替说明。”在《有的人》中这一特色有相当的显示。

三、详解课文

1、朗读第1节,思考:“有的人”指哪些人?说说这两句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

明确:死生乃是自然规律,不可逾越,也无法逃避。古往今来,多少哲人和诗人对此惆怅过,悲叹过,思考过,议论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生死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一种生死观,“好死不如赖活”又是一种生死观。而诗人则彻底抛开生死的自然状态,把它幻化为意识形态。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徒具形骸,虽生犹死。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鞠躬尽瘁,虽死犹生,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一个“死”却表达了作者的惋惜的怀念之情,第二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活”宇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2、朗读第2节,试说体会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明确:一个“骑”宇,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啊,我多伟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进行有力的讽刺;对于鲁迅先生,则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俯下身子”把鲁迅精神表达得多么充分,把鲁迅的形象写得多么崇高,多么感人,多么形象!

3、“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明确: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分。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认为“刻入石头”是万全之法,但事实上,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的一个“烂”字,既道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活力、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拜、无比爱戴的深厚感情。

4、“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这一节在朗读时哪些字该重读?为什么?

明确:“不能活”“更好的活”应该重读,从而突出了两种人不同的人生意义。

5、“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诗句中的“骑”、“摔”、“垮”字分别说明什么?

明确:“骑”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态。而人民要推翻他们,打倒他们,便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6、为什么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又为什么说“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明确: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片青绿。“刻

入”和“烂”是讥讽、嘲笑,是对一心想流芳百世的反动派的鞭挞、讨伐。“春风”、“到处”、“青青”这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是作者对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蓬勃生命力和不朽精神的热烈歌颂。

7、“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这一节抒发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抒写了对反动派的蔑视、鞭挞,对鲁迅先生的赞美、歌颂之情。 四、本课总结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完全取决于对人民的态度,造福人民的人永生,压迫人民的人不朽。这种人生观念在诗人心底是深刻的,早在1936年鲁迅逝世时,他就写过这样的诗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