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24讲 稳态与体温调节备考一体学案 苏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10:15: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24讲 稳态与

体温调节

[考纲要求]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2.体温调节(Ⅱ)。

考点一 人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及稳态

1.内环境 (1)内环境的组成

(2)内环境各成分间的关系

(3)内环境的化学成分: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相比,最大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②血浆的正常pH为7.35~7.45,这与它含有HCO3、HPO4等离子有关。 ③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5)内环境的作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特别提醒 与内环境有关的3组易混名词

2-

(1)血液≠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是血浆的成分。 (3)内环境≠体内液体

①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②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2.稳态

(1)概念: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实质: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①需要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运行;②有赖于反馈调节,其中以负反馈为主。 (4)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有关内环境成分及相互关系的判断

(1)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 )

(2)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 ) (3)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到体液的1/3( √ )

(4)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自血浆( × ) (5)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相互交换( √ ) 2.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判断

(1)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 ) (2)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 ) (3)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H2PO4/HPO4维持( × ) (4)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

(5)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 √ )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据图分析:

2-

2

(1)图1中的甲、图2中的A和图3中的a分别代表什么? 提示 组织液、血浆、淋巴。

(2)说出根据单双箭头判断内环境成分的技巧。

?→淋巴?①淋巴形成:组织液―?提示 单方向(箭头)

?②淋巴流向:淋巴―→血浆?

?①组织液

双方向(箭头)?

?②组织液

血浆

细胞内液

(3)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提示 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分子质量较Na与Cl大得多,数目远少于Na与Cl。

1.细胞通过内环境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分析 (1)血浆pH调节的过程

(2)渗透压变化引起的组织水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