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方案苯甲苯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6:23: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可取回流管规格Φ430×12 则实际管径d=416mm

塔顶蒸汽接管实际流速(4>釜液排出管

塔底w=30kmol/h 平均密度平均摩尔质量

体积流量:取管内流速

可取回流管规格Φ54×2.5 则实际管径d=49mm

塔顶蒸汽接管实际流速(5>塔顶产品出口管径 D=119koml/h 相平均摩尔质量溜出产品密度则塔顶液体体积流量:取管内蒸汽流速

可取回流管规格Φ58×2.5 则实际管径d=53mm

塔顶蒸汽接管实际流速5.1.2冷凝器

塔顶温度tD=80.94℃ 冷凝水t1=20℃t2=30℃

31 / 36

由tD=80.49℃ 查液体比汽化热共线图得又气体流量Vh=2.134m3/s 塔顶被冷凝量 冷凝的热量

取传热系数K=600W/m2k,

则传热面积冷凝水流量5.1.3 再沸器

塔底温度tw=105.0℃ 用t0=135℃的蒸汽,釜液出口温度t1=112℃

由tw=105.0℃ 查液体比汽化热共线图得又气体流量Vh=2.374m3/h 密度则

取传热系数K=600W/m2k,

则传热面积

加热蒸汽的质量流量

32 / 36

5.2 板式塔结构

板式塔内部装有塔板、降液管、各物流的进出口管及人孔<手孔)、基座、除沫器等附属装置。除一般塔板按设计板间距安装外,其他处根据需要决定其间距。

(1)塔顶空间

塔顶空间指塔内最上层塔板与塔顶的间距。为利于出塔气体夹带的液滴沉降,此段远高于板间距<甚至高出一倍以上),本塔塔顶空间取

(2)塔底空间

塔底空间指塔内最下层塔底间距。其值由如下两个因素决定。

①塔底驻液空间依贮存液量停留3~5min或更长时间<易结焦物料可缩短停留时间)而定。②塔底液面至最下层塔板之间要有1~2m的间距,大塔可大于此值。本塔取

(3)人孔

一般每隔6~8层塔板设一人孔。设人孔处的板间距等于或大于600mm,人孔直径一般为450~500mm,其伸出塔体得筒体长为200~250mm,人孔中心距操作平台约800~1200mm。本塔设计每7块板设一个人孔,共两个,即

(4)塔高

故全塔高为11.3m,另外由于使用的是虹吸式再沸器,可以在较低位置安置,所

1.5m

33 / 36

六参考书目

[1]张新战,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2]何潮洪,冯霄?化工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柴诚敬,刘国维?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贾绍义,柴敬诚?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5]陈均志,李雷?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6]马江权,冷一欣?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

七设计心得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通过给定的生产操作工艺条件自行设计一套苯-甲苯物系的分离的塔板式连续精馏塔设备。通过近两周的团队努力,反经过复杂的计算和优化,我们三人组终于设计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塔板式连续精馏塔设备。其各项操作性能指标均能符合工艺生产技术要求,而且操作弹性大,生产能力强,达到了预期的目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经历并学到了很多知识,熟悉了大量课程内容,懂得了许多做事方法,可谓是我从中受益匪浅,我想这也许就是这门课程的最初本意。从接到课题并完成分组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立志要尽最大努力把它做全做好。首先,我们去图书馆借阅了大量有关书籍,并从设计书上了解熟悉了设计的流程和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从对设计一无所知变得初晓门路,而进一步的学习和讨论使我们使我们具备了完成设计的知识和方法,这使我们对设计有了极大的信心,我们确定了设计方案和具体流程及设计时间表,然后就进入了正是的设计工作当中

万事开头难,出了最小回流我们从最简单的物料衡算开始,把设计题目中的操作条件转化为化工原理课程物料衡算相关的变量最终把物料衡算正确的计算出来。然后是回流比的确定,我们应用分离工程中的计算式出了最小回流比,然后

34 / 36

通过分析确定了放大倍数求出了实际回流比。同样理论塔板数的计算也是通过复杂但有序的计算得出。

接下来塔的工艺尺寸计算,筛板流体力学验算,塔板负荷性能图计算等一个接一个的被我们拿下,当然这一路下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验算漏液时我们发现得出的验算值小于规定值,这一下打乱了我们的行进步骤。通过讨论分析,我们整理出可能几条导致这一问题原因,在对这几个因素逐一分析后我们把目标转向了最大的“疑犯”筛板孔心距。原来是我们把孔心距取值取得偏小了,因为我们这个塔的生产能力比较大,太小的孔心距会导致板上液层压力大于板下气流产生的压力就会导致漏液的产生。在重新取了一个稍大的孔心距后通过验算漏液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塔的设计工作按计划完成后我们开始整理草稿并装订成本,为下一步的文档编辑做好准备。文档的编辑我们是分工完成的,我负责论文主体部分的前半部的编辑工作,这个工作虽然不是很费神但也不能小视,因为里面涉及到大量公式和函数的输入,为此我专门下载了公式编辑器配合我的编辑工作。最后我们三人合理完成了文本的编辑。

这次历时近两周的的课程设计使我们把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我们对书本上所学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使我们自主学习了新的知识并在设计中加以应用。此次课程设计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我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地去通过书籍、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资料、查找数据和标准,确定设计方案。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提高了我们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该课程设计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组员之间紧密协作,相互配合的能力,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出合理的设计方案。总之,这次课程设计不仅锻炼了我们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我们自学,检索资料和协作的技能。

最后,我们还要感谢陈老师在这次课程设计中给予我们的敦促和指导工作。对于设计中我们问题遇到的问题她给予了我们认真明确耐心的指导,这极大的鼓励了我们完成设计的决心,因此,我们要再次感谢陈明燕老师和班级同学给予的帮助。

35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