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 22:45: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考点11 光合作用
1. [2014·课标全国卷Ⅰ]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O2的产生停止 B. CO2的固定加快 C. ATP/ADP比值下降 D. NADPH/NADP比值下降
解析:用黑布将培养瓶罩住,光反应停止,氧气的产生停止,A项会发生;光反应停止,[H]和ATP的产生停止,导致暗反应C3的还原速度减慢,C3在叶绿体内积累导致二氧化碳的固定减慢,B项不会发生;光反应停止,ATP的生成减少,ATP/ADP比值下降,C项会发生;光反应停止,NADPH([H])的产生减少,NADPH/NADP比值下降,D项会发生。
答案:B
2. [2014·海南高考]下列关于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色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两种叶片都能吸收蓝紫光 B. 两种叶片均含有类胡萝素
C. 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a D. 黄绿色叶片在光反应中不会产生ATP
解析:绿色叶片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黄色叶片的叶绿体中含有类胡萝卜素而不含叶绿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都能吸收蓝紫光,A、B正确,C错;黄绿色叶片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b,而不含叶绿素a,不能转化光能,所以光反应中不能产生ATP,D正确。
答案:C
3. [2014·海南高考]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类囊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B. 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 C. 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 D. 净光合速率为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解析:类囊体上进行光反应产生ATP可用于暗反应,A正确;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由于高温导致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小麦光合速率下降,B错;进入叶绿体中的CO2必须先经过固定,形成C3后被NADPH还原,C正确;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积累量为零,因缺乏营养物质,导致幼苗
1
+
+
停止生长,D正确。
答案:B
4. [2014·福建高考]氢是一种清洁能源。莱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H]可参与暗反应,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
(1)莱茵衣藻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________。
(2)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设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硫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下培养莱茵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
实验结果:B组>A组,说明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有________作用。
为探究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则需增设两实验组,其培养液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产氢会导致莱茵衣藻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自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氢藻株以提高莱茵衣藻产氢量。
解析:(1)光合作用分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吸收光能,其中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2)本题是考查考生对实验设计的相关实验知识。完全培养液的A组即标准对照组与B组缺硫的实验组相比,产氢总量结果是B组>A组,说明B组缺硫组产氢多,说明缺硫促进产氢。实验设计中应遵循单因子变量和等量原则。在探究CCCP有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时,可设置完全培养液和加CCCP培养液二个培养实验,为探究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可在此基础上再添加CCCP的缺硫培养液的培养实验。(3)结合题意,根据光合作用的全过程,若反应产氢的话,会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减少,那么暗反应中即C3→(CH2O)减弱,导致还原产物减少,从而莱茵衣藻生长不良。(4)莱茵衣藻的氢化酶对氧气极为敏感,当有氧存在时抑制了氢化酶的活性,使氢产生减少。
答案:(1)类囊体薄膜
(2)促进 添加CCCP的完全培养液 添加CCCP的缺硫培养液
(3)莱茵衣藻光反应产生的[H]转变化H2,参与暗反应的[H]减少,有机物的生成量减少 (4)氧气抑制产氢酶的活性
5. [2014·安徽高考]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和蓝光对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2
(1)与15 d幼苗相比,30 d幼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________。与对照组相比,________光处理组的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肉细胞间隙CO2至少需要跨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达CO2固定的部位。
(3)某同学测定30 d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获得红光处理组的3个重复实验数据分别为2.1 mg·g
-1
、3.9 mg·g
-1
、4.1 mg·g
-1
。为提高该组数据的可信度,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1)与15 d幼苗相比,30 d幼苗的CO2吸收量更大,说明30 d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更大。三种光照射,蓝光处理组吸收CO2更多,胞间CO2浓度更低,说明对CO2的利用率更高,而蓝光处理组气孔导度也最大,说明蓝光可通过促进气孔开放,使CO2供应充分,加快暗反应,最终提高光合速率。(2)CO2固定部位在叶绿体基质,因此叶肉细胞间隙的CO2至少需要穿过细胞膜、叶绿体外膜、内膜共3层膜(即3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到达作用部位。(3)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可随机取样,并进行重复测定,避免偶然性。
答案:Ⅰ.(1)高 蓝 蓝光促进了气孔开放,CO2供应充分,暗反应加快 (2)3
(3)随机取样进行重复测定
6. [2014·江苏高考]为研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将一种绿藻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并以此为材料,测定了藻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不同NaHCO3浓度(pH 8.5,25 ℃)条件下测得的Pn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