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9:31: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用标准文案
Word表格数据计算和排序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在表格中输入数据
②能对表格中一些数据进行简单函数计算和排序;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使用鼠标进行表格的建立与选取、并对表格按要求进行编辑。 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对表格的创建与编辑,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1)会在表格中输入数据;
(2)能对表格中的求和和求平均值进行计算; (3)能对表格进行排序。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学习和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 [学习方法]
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引入:通过提问方式考察学生对上次课的掌握情况。
1.如何在文档中建立表格?有哪些方法?
2.如何计算总分和平均分,函数名和参数如何设置?
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表格的建立与计算等,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表格中数据的排序。
二、排序
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会进行数值的计算,还需要对表格数值进行排序操作。 给大家介绍表格中数据排序的两种主要方法:
方法一:使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升序排序”和“降序排序”按钮。 1.显示“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如果上述两个按钮没有显示,在此工具栏后打开“添加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或删除按钮”→“表格和边框”,勾选这两项。
2.将插入点移入到要排序的数据列中(任一个单元格中都可以)。
3.单击“升序排序”按钮,该列中的数字将按从小到大排序,汉字按拼音从A到Z排序,行记录顺序按排序结果调整;单击“降序排序”按钮,该列中的数字将按从大到小排序,汉字按拼音从Z到A排序,行记录顺序按排序列结果相应调整。
方法二:使用“表格”菜单中的“排序命令”
1.将插入点置于要排序的表格中,“表格”→“排序”,打开“排序”对话框。
2.选择“主要关键字”、“类型”、“升序”还是“降序”;如果记录行较多,还可以对次要关键字和第三关键字进行排序设置。
3.根据排序表格中有无标题行选择下方的“有标题行”或“无标题行”。 4.确定,各行顺序将按排序列结果相应调整。
以销售额练习题为例:假设按销售总额进行递减排序,当两人的销售总额相同时,再按电视机销售数量递减排序。
操作步骤:
(1)将插入点置于要排序的表格中。
(2)执行“表格/排序”命令,打开如图所示的“排序”对话框。
(3)在“主要关键字”列表中选定“电视机”项,其右边的“类型”列表框中选定“数字”,再单击“降序”单选框。
(4)在“次要关键字”列表中选定“冰箱”项,其右边的“类型”列表框中选定“数字”,再单击“降序”单选框。
(5)在“列表”选项组中,单击“有标题行”单选框。 “有标题行”选项:对列表排序时不包括首行 “无标题行”选项:对列表中所有行排序,包括首行。 (6)最后,单击“确认”按钮。
强调:主要关键字就是排序时首先依据的,当主要关键字相同时,排序依据你定义的次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再相同则依据第三关键字。你排序的内容如果有标题,则应选上有标题行,这样标题行不参与排序,没有标题行,则选无标题行,这样所有内容都参与排序。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练习:计算成绩单,并完成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 姓名 刘莉 冉浙庆 施铁男 石亚 唐傅钰 语文 76 90 72 85 56 89 80 数学 78 86 81 67 78 89 78 英语 99 78 70 58 78 76 77 会计 98 87 88 65 80 88 89 均分 总分 名次 王芳 张玲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给大家介绍了word中数据的计算和排序,内容很少,但难度相对还是有点,希望同学们多多练习,来掌握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本课作业] 上机操作:
建立下面健美操比賽評判結果表格,并計算下面的問題。
已知最大值、最小值、求和函數分別為max、min、sum,求出以最后得分为关键字从大到小排序。(提示:最后得分为总和减去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的平均值) 选评 委 手 李际天 89.89 69.08 80.50 85.50 90.50 79.50 韦明 79.50 79.55 72.56 90.56 92.58 77.56 王花蕾 80.20 56.58 69.50 88.50 89.45 80.56 陈东震 85.50 80.64 85.20 86.50 88.56 85.45 刘沙青 77.52 76.85 80.20 87.50 87.50 88.78 最后得分 刘心 王成虹 陈志新 刘征 李平 张志华 思考:
做一个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表,表中有姓名、各科成绩、平均分、总分项目,并将总分排序。并将此表生成图表,保存文件名为成绩表。
1、如何进行对表格中的数据求和、求平均值、排序运算。 2、如何创建图表 [本课教学后记]
(1)、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合作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极少数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新问题的探究上自觉性不够强,不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精彩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