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GDP核算现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17:24: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绿色GDP核算现状

作者:潘敬民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11期

提要GDP核算是我国所采用的经济核算方式,但是GDP只从经济角度计量了经济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而未考虑与经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人为地割裂了经济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高估了GDP,因此绿色GDP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 关键词:绿色;GDP;核算 中图分类号:F221文献标识码:A

一、现行GDP指标体系存在的弊端

国民经济核算中反映经济总量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总量规模、增长速度与结构状况。从价值形态看,它是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增加值之和。GDP总量、人均GDP、GDP增长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及其动态变化的综合指标,并用以进行国家(地区)间的横向比较,或一个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

然而,现行GDP核算未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其中包括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的代价,而这些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表明,对于现行GDP指标缺陷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GDP衡量的是经济过程中通过交易的产品与服务之增加值总和,而在交易过程中是增加社会财富还是减少社会财富,它并不能加以辨识,结果GDP将“好的”、“坏的”产出一视同仁地算在经济指标之中。因此,应当从GDP中剔除减少社会财富的“虚数”部分。

2、从自然资源角度看,没有考虑资源的质量下降和资源的枯竭等问题,其结果是高估了当期经济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所以,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消耗越多,其GDP规律越大,增长也就越快。

3、从环境角度看,将产生环境污染的经济活动的价值计入GDP之中,即现行GDP核算没有扣减环境污染的代价和环境保护的投资支出,这就从两个方面增大了GDP。上述表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行GDP只反映了经济活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的“正面效应”,没有客观反映在这一过程中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因此,需要修正GDP核算方法,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包括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核算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有利于对政府、地方和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合理引导,从而完善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统计上的支撑和依据。

二、国外绿色GDP研究现状

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了“生态需求指标(ERI)”,利用该指标定量测算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1972年托宾和诺德豪斯剔除净经济福利指标,主张应该把生产中忽略的家政等经济活动剔除。

1973年日本提出净国民福利指标,国家制定出每一项污染的允许标准,超过污染标准的,将其改善从GDP中扣除。

1990年世界银行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和约翰·科布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和“真实发展指标”。该指标考虑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如财富分配不公、失业率、犯罪率对社会带来的危害等,更加明晰地区分了经济活动中的成本与效益。

1973~1982年联合国开始研究环境统计的方法,并编写了环境统计资料编制纲要。1983~1988年联合国统计署与美国环保局合作,正式开展了环境与资源核算的研究工作,初步讨论了资源与环境核算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关系问题。1989年以后,进一步研究界定环境资源核算的概念,1993年联合国统计署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欧洲统计局合作出版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以便更好地衡量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1995年9月世界银行首次向全球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即真实储蓄率,它是指在扣除了自然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损失之后的一个国家的储蓄率)指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扩展的财富由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组要素构成,它能够比较客观、科学地评价一个国家拥有的真实财富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真实储蓄率既抓住了财富显示衡量的本质内涵,也着眼于用真实储蓄率的动态变化去衡量财富的长远影响。最近几年,世界银行定期发布各国绿色统计数据,2003年出版了绿色数据手册。

三、国内环境资源核算开展情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前,国内从事绿色GDP研究的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等机构。研究方向集中在将自然资源环境核算纳入国民负债(国民财富)以及资源环境因素纳入生产账户核算的方式和途径。同时,国家统计局和部分省市统计局也在绿色GDP核算的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会同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依据世界银行扩展的财富(即把财富扩展为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思想和计算方法,对我国国民储蓄率进行了计算,其核算结果是:2001年国民总储蓄率为40.1%,扣除固定资本消耗、能源矿产森林开采、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其他污染,加上教育支出,其国民净储蓄率调减为26.6%,降低了13.5个百分点。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开展了西部和中东部生态环境调查,结果表明:自2000年到2002年生态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同期GDP的比重,西部地区为13%,中部地区为5%~12%,若考虑间接损失将更大。

20多年来,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计量研究一直在艰难中探索与发展,尽管在计算内容、方法和信息支持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现有的研究表明:只能各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损失是巨大的。由于基础研究不够和研究者掌握信息的局限性,这些研究的计算内容都不全面,只能说是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部分经济损失。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01年10月召开了森林环境价值核算国际研讨会,同时启动以森林环境价值核算与国民核算联系起来的大型研究项目,并在海南省GDP研究中取得主要阶段性成果。2002年水利部水利水电科学院研究院主持项目对水污染经济损失、水生态服务功能及地下水的价值计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5%~13%,外推到全国的损失平均相当于GDP的8.7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研究表明:中国每年因沙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40亿元。

以上结果表明:中国环境污染的不完全经济损失大约相当于当年GDP的2.1%~7.7%,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大约相当于当年GDP的5%~13%,两者之和约为GDP的7%到20%。尽管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差异,但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在经济和环境决策中不容忽视。

四、绿色GDP核算中存在的困难

1、绿色GDP核算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首先,自然资产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作为价值量估算基础的一些实物量数据缺乏可靠性,特别是对于环境降级的食物量测算更加难以把握;对于环境降级的不同估价技术,如成本法和损害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其次,环境成本的计量较难处理。实现环境成本计量的困难主要来源于环境成本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环境成本的时间因素是指从时间上看,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往往不是均衡的,资源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