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休闲农业规划模式、设计规范及问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21:47: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目录

一、 观光休闲农业规划有哪些主要模式 二、 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

三、 观光农业总体规划设计内容与休闲农业总体规划设计内容有何不同 四、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特色休闲农业,规划原则有哪些 五、 休闲农业旅游小镇规划设计 “大园小镇”的模式 六、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观光休闲农业规划有哪些主要模式?

观光休闲农业主要有一下三大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在远景设计研究院归纳后的主要类型有:

1)田园农业游。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

2)园林观光游。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

3)农业科技游。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如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 4)务农体验游。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主要类型有:

1)农耕文化游。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

旅游。

2)民俗文化游。利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开展民俗文化游。

3)乡土文化游。利用民俗歌舞、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表演等,开展乡土文化游。 4)民族文化游。利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民族文化游。

3、农家乐旅游模式

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主要类型有:

1)农业观光农家乐。利用田园农业生产及农家生活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 2)民俗文化农家乐。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娱乐、休闲。 3)民居型农家乐。利用当地古村落和民居住宅,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4)休闲娱乐农家乐。以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舒适的服务,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旅游活动。

5)食宿接待农家乐。以舒适、卫生、安全的居住环境和可口的特色食品,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

6)农事参与农家乐。以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工艺技术,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