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校史简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2:58: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 序篇

湖南科技大学首届校史知识竞赛——校史简史资料

湖南科技大学校史简史

(校史馆蓝本,截止至2009年10月)

(前言、学校概况)

湖南科技大学置身于伟人故里,是一所涵盖10大学科门类的教学研究性综合性大学。六十年来,学校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着力彰显矿业与安全、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校训、校徽)

“唯实惟新、至诚致志”是我校校训,倡导严谨治学、坚持与时俱进、崇尚以德为

先、强调全力以赴。

我校校徽是一个象征“科技之峰”、“以人为本”的标志图形,重叠的山峰,连绵不断、由近及远,形象地表现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科林立、实力雄厚的发展状态;相聚的人群,稳健有力、跨步向前,生动地展现出历代科大人自强不息、矢志不移、顽强拼搏、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长株潭区位图)

湖南科技大学位居长株潭城市群中心腹地,比邻九华国家高新技术科技园区,臂挽

京珠、上瑞两条交通大动脉。以学校东大门为原点,半小时左右的经济圈和学习圈已逐步

形成。

二、领导关怀

60年栉风沐雨,60载高歌向前。湖南科技大学在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深切关怀。

(胡耀邦、王震、廖汉生、郭沫若)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得知家乡创办师院的喜讯,于1985年11月15日在

北京亲笔题写了“湘潭师范学院”六个大字。

1985年11月29日,前来湖南视察的中顾委副主席王震接见了湘潭师范学院校领导,并欣然挥笔题写了苍劲有力的八字校训“团结奋发、求实创新”。

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为原湘潭工学院的题词“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我们惊喜的发现,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的校训只有一字之差,一个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一个是“团结奋发、求实创新”。 认识上相通,加上地域相连、优势互补,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携手组建成湖南科技大学,水到渠成。

1973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应邀为湘潭师专题写校名。 (毛致用、蒋树声、韩启德、王志珍题词) 以上上级领导专门为我校60周年校庆题写了赠语。 毛致用: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湖南科技大学校友会

拾梦科大无悔昨日学子路,创业九州长忆今生校友缘!

1

湖南科技大学首届校史知识竞赛——校史简史资料

蒋树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 韩启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 王志珍:全国政协副主席。

三、历史源流

(文庙)

湖南科技大学渊源绍远,文脉绵长。办学的源头可追溯到宋代的“庆历兴学”。公元1044年,范仲淹奏请十大兴学育才改革方案,湘潭县学从此建立,选址湘潭城正街,就是现在仍保留在我校雨湖校区内的文庙。相传湖湘文化创始人胡安国父子曾来此讲学。这里一直是历朝历代湘潭文教活动的中心,出了许多举人、进士,包括一代儒学宗师王闿运。1720年,在文庙旁边创建了昭潭书院,出了齐白石、杨度、杨锐、刘光第等名人。辛亥革命时期,以刘道一、秋瑾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党人曾以文庙为秘密据点从事革命活动。后来,中共地下组织一直在文庙一带活动,直至湖南解放。据说,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有一次就在这里躲过了敌人的追捕。可以说,近千年来,这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一直浸润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湖湘文化传统。

(历史沿革)

湘北建设学院是学校的前身。在这片浸润着湖湘文化的热土上,涌动着两支源流:从湘潭师范专科学校到湘潭师范学院;从湘潭煤炭学院、湘潭矿业学院到湘潭工学院。2003年,这两支源流最终汇集成湖南科技大学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河。

(历任书记、校长)

湘北建设学院的政委武光、院长罗其南(武光同志后来转战南北,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上离休,已95岁高龄,仍健在,这次还为校庆题词)。

现任校长田银华,党委副书记刘建武。 (湘北建设学院)

1949年9月创办湘北建设学院。

这是一所培养新中国建设人才的学校。学校最初拟名为“长沙专署干部学校”。 长沙地委书记武光同志上北平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并请主席为家乡的学校题写校名。毛泽东思虑再三,最后认为:“还是用建设学院好。”并欣然命笔,挥毫题写了“建设学院”、“建设报”、“建设电影院”、“建设文工团”等名称。

1949年8月18日,学校正式开学。武光同志任政委,罗其南同志任院长。湘潭和平解放后,随着长沙地委和专署迁往湘潭,地委也决定将湘北建设学院总校设在县城的文庙。当时上学是要冒生命危险的。很多青年人见到学院在《新湖南报》上连续刊登的《湘北建设学院招生广告》后,跋山涉水,踊跃报名,积极投身这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当时还没有通行人民币,地方的旅店只收粮食。他们就扛着被窝,背着一两斗借来的大米,历尽艰难困苦来到文庙。当时的办学条件极其艰苦,听课一般集中在院部,大树是屋顶,膝盖是课桌,大

湖南科技大学校友会

拾梦科大无悔昨日学子路,创业九州长忆今生校友缘!

2

湖南科技大学首届校史知识竞赛——校史简史资料

地是椅子,教员站土台上用尽力气亮着嗓子讲,学员列队坐在学坪空地上听。“地铺同甘苦,糙米布衣裳。台阶作讲席,庭院当课堂”,正是当年学员们艰苦学习生活和乐观精神的写照。

湘北建设学院从1949年8月至1951年9月先后办了7期,为地方政权建设培养了七千多干部,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湘潭师专、师院、煤炭学院、工学院、湖南科技大学)

1958年,上承湘北建设学院的湘潭师范专科学校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应运而生。学校历经坎坷,为湖南的各条战线,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培育了大批人才。

1985年,湘潭师专升格为湘潭师范学院,成为湖南省第二所本科师范院校。从1988年起,学校的改革发展逐步上层次上水平,顺利实现了“三年入流,八年晋级,十年突破”的目标。

“春风又绿江南岸”。1978年,湘潭煤炭学院成立。作为长江以南唯一的煤炭本科院校,湘潭煤炭学院为解决当初的人才紧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学校于1981年更名为湘潭矿业学院,1997年更名为湘潭工学院。

时间来到了2003年的春天。两所地域相连,优势互补的本科院校合并组建为湖南科技大学。学校实现了新的跨越,步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人心齐、人气旺、风气正、事业兴”的良好局面。

历史的书页翻过了60年。科大人描绘了一幅幅自强不息、矢志不移、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建设图景。

四、教育教学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湖南科技大学的神圣使命。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教学质量工程,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本科专业)

共有75个本科专业,分设在19个学院。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达3万余人。 (硕士学位)

学校有4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矿业工程是一级学科授权点。学校还具有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教育硕士、工程硕士、高校教师专业学位授予权。

(教学成果)

多年来,学校教学成果斐然。尤其是今年,学校荣获了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成果完成人刘友金教授前不久应邀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办学特色)

矿业与安全和教师教育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办学特色。

湖南科技大学校友会

拾梦科大无悔昨日学子路,创业九州长忆今生校友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