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杯子变热了》教学案例 .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4:58: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杯子变热了》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分析:

暑假参加省远程修用技术改变教学。认真学习三个科目,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所学的技术手段改变教学,让教学内容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学习的高效和快乐。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有效地结合,既有效保留传统教学的精髓,又有效吸收新技术为教学增添双翼。在实践中结合我校的现有设备条件加强了电子白板应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杯子变热了》是青岛版四年级科学第五单元热的传递第一课,研究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之一---热传导。本课主要有三个版块组成,导课部分,从杯子传热现象中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部分,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并由实验现象归纳概括出热传导概念,认识其基本特征,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体热传导的能力不同,应用部分,区分常见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材料,体会不同特性的材料在生活中有不同的用途。热传递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认识相对浮浅,正确引导学生探究热传导现象,并会用规范科学的语言表达科学概念,需要师师、师生、生生的通力合作。

教学目标:

1.能对热现象提出问题;能提出探究热传递的途径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

2、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教学重难点

能提出探究热传导现象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实验。 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

1.铁架台、蜡烛、铜棒、易拉罐剪下的圆形铝片、酒精灯、三角架、火柴、

凡士林。

2.铁勺、铝勺、塑料勺、竹筷、木筷、玻璃棒;烧杯、热水、暖水瓶、烧杯、实验记录单等。

教师演示材料: 酒精灯、火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对比实验导入,引出要探究的问题

1、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左手拿的是什么材料的杯子?右手拿的又是什么材料的杯子?

(大部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立刻就能说出一个是玻璃的,一个是不锈钢的)

2、请三位同学上台,其中一位同学用手摸一摸杯壁,倒入热水后,再摸杯壁,看到底有什么变化?

3、杯子变热了并且不锈钢杯子热得快。对此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杯子为什么在倒入热水后就变热了? 生:材料不一样,热的为什么不一样? 生:水的热是怎样传给杯子的? 生:……

师: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与“不同材料传热能力不同吗?哪些传热更快一些?哪些传热慢?”这两个问题。

【评:创设情景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以提问题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二、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

1.师:出示所需的材料:铁架台、蜡烛、罐头盒盖、 铜棒、易拉罐剪下的圆形铝片、酒精灯、火柴、凡士林等。小组讨论怎样运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

2、设计实验。学生进行实验设想。

3、交流实验设想,形成实验方案。

【评: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小组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各小组的设想不同,这样可以多角度多视角去寻找多种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1)用凡士林把4根火柴棒粘到铜棒上,用酒精灯给铜棒一端加热,观察铜棒上的凡士林熔化后,火柴棒会不会掉下来,如果能掉下来说明铜棒能传递热。如果能掉下来,掉下来的顺序可能是怎样的?观察热的传递方向。

(2)在在圆形铝片上涂抹黄油,加热罐头盒盖的中心,观察黄油的熔化方向。 3.讲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播放课件)

[ 因学生第一次使用酒精灯这一实验仪器,为提高操作技能,保证学生安全,利用课件加强直观性,提高学生认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4.学生实验验证,教师巡回指导。

5.交流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师:同学们热情都非常高,肯定有不少的收获,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这些现象又说明什么问题?

生:我们小组按实验方案一做的,发现粘到铜棒上的火柴棒,离酒精灯近的先掉下来,其它的由近及远依次掉下来,离酒精灯越远的火柴棒掉下来的越慢。说明热是沿罐头盒盖,从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的。(投影展示小组的实验记录)

师:其他用这个方案研究的小组有没有不同发现?

生:我们小组用方案二来实验的,加热圆形铝片上的中心发现黄油会熔化,说明圆形铝片能传热。离中心越近,蜡熔化越快,说明热沿着圆形铝片从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

生……